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常家镇西柳村李书霞带领村民养殖蚂蚱,去年收益16万元——
蚂蚱“开路” 村民致富

李书霞在棚内喂蚂蚱


  

□本报记者徐冬晓本报通讯员王洁令刘蕾
  9月6日,驱车来到庆云县常家镇西柳村,村东头的蚂蚱养殖大棚格外显眼。棚内,密密麻麻的蚂蚱沾满了纱网,掀开棚门,蚂蚱飞舞起来。“今年每个棚产量600来斤,比去年多了将近200斤。”正在为蚂蚱准备“早餐”的李书霞说。
  49岁的李书霞是西柳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谈起养殖蚂蚱的初衷,她滔滔不绝。2019年,她到德城区参加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偶然听到室友说起蚂蚱养殖的信息,通过交流,她得知蚂蚱方便管理,市场前景广阔。而西柳村气候干燥、光照充足,具备养殖蚂蚱的先天条件。
  回村后,她找到村党支部书记刘欢迎,表明了想带着村民一块干的想法。“我们没有经验,很犹豫,怕有投入无产出。召集村民代表商议后,决定由3名村干部先行投资试水,效益好再推广给村民。”刘欢迎说。他们先后到河北、临邑、乐陵等地考察学习,2019年8月,建起6个80平方米的大棚试养蚂蚱。当年就有了收益,大棚总收入达到2万元。
  有了成功经验,去年西柳村扩大了养殖规模,6名村民加入养殖行列,建起46个大棚。“第二年就回本了,建一个棚大约3600元,蚂蚱能卖到每斤15到20元。”李书霞说。蚂蚱养殖周期为40天左右,一年能养4个周期,一个周期产出蚂蚱2万多公斤,主要卖到周边集市、商场,有的则送出去做食品加工,去年收益达到16万元。
  如今,西柳村的小蚂蚱成了村里的主要产业。今年,常家镇多次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在学习中了解到,大型塑料棚风性强,利于蚂蚱出产,对蚂蚱养殖更有益处。镇党委政府与山东庆裕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采取“投资+分红”的合作模式,由该公司出资新建了17个500平方米的大型塑料棚。
  “西柳村的蚂蚱养殖契合乡村振兴要求。我们将和庆裕集团深入合作,研究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庆云县委副书记、常家镇党委书记张健捷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蚂蚱“开路” 村民致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基层】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