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多年钻研,培育出耐寒阔叶常绿乔木,却难以规模走进市场推广种植——
苗木“土专家”的苦恼
  

□本报记者王育恒王露
  “我培育的阔叶‘常青树’,去年成功经受住零下23摄氏度的极寒考验,它不但耐寒、耐盐碱,而且树冠丰满、造型美观,非常适合北方城市景观美化,填补了我市冬季无耐寒阔叶常绿乔木的空白。”9月6日,正在苗圃打理苗木的李铁对记者说。
  今年54岁的李铁,是乐陵市郑店镇牛家村的农民,从小就喜欢花花草草,上世纪90年代好不容易被招进县城的工厂,却总是三天两头跑回家侍弄栽种的绿植,特别是看到北方冬季万木萧条,便有了培育冬季常绿阔叶乔木的梦想,后来干脆辞职专门干起了苗木培育,看书、上网细心琢磨,向专业人士请教,他在学中干、干中学,慢慢成为苗木行业远近闻名的“土专家”。
  “你看这一棵玉翡翠是我去年嫁接成功的,叶子冬天变成漂亮的红色,其他三季是绿色。再看这一棵金边黄杨产生了芽变,叶子呈现出黄绿相间的颜色,这些树都耐寒、耐盐碱,经历去年极寒天气依然生长旺盛。”李铁如数家珍。
  在他30余亩的苗圃里,20余种景观乔木郁郁葱葱、灌木与花草错落有致,鸟雀在枝头追逐,最抢眼的还是一棵棵高大的常绿乔木。
  李铁常年舍不得置办新衣服,吃饭也不讲究,却花费几十万元用在苗木新品种培育上,全身心寻找适合嫁接的砧木,先后实验了七八个品种都失败了。4年前,他在一位朋友的启发下,选择丝棉木为砧木、卫矛二号做树冠进行嫁接,历经3个冬季,存活率达100%,达到了规模推广的条件。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绿化专家、河南省中原特种植物院院长张家勋,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对李铁赞赏有加:“李铁培育的方向是对的,我非常看好他培育的品种。”
  然而,性格内向的李铁因为找不到技术推广渠道,培育出的新品种“身在深闺人未识”,没有销路,难以规模培育生产,既没经济效益,也形不成社会效益,令他苦恼不已。“如果将技术推广出去,耐寒阔叶常绿乔木首先在本地规模种植,冬日的德州照样生机盎然。”李铁真诚地希望自己能为家乡添绿增彩。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苗木“土专家”的苦恼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经济】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