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消失的炊烟
□陈启忠
  曾经,袅袅升起的炊烟是乡下最美的风景线,它勾勒成了一幅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的乡风俚俗画,展现的是一幅人间最和谐的生活图景,成为漂泊在外的游子美好的回忆。
  我的家乡在鲁北平原的一个小乡村,那袅袅升起的炊烟,记载了儿时难忘的回忆。
  民以食为天,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这群放了学的孩子,最大的任务就是背起筐拾柴禾。过去,乡下家家户户都垒砌灶台,通上火炕,到了冬天,全家人就靠做饭的温度取暖。
  上世纪60年代,买煤需要煤票,而且是紧俏物品,一般庄稼人奢侈不起,攒下的一点煤票,也只有在寒冬腊月才买回一些煤块。除非天寒地冻,平常日子是舍不得烧的。做饭取暖靠我们在田地里捡拾的柴禾。柴禾种类很多,那个年代,只要能烧的,几乎都被我们“运”到院子里垛起来,既有树根也有干棒——这个耐烧,只有在来了客人或者到了春节才能烧。那时放了学,我们就会不约而同背起筐,带着二齿挠,去地里寻找遗漏的玉米根茎,用二齿挠把埋在土里的根茎刨出来,砸掉土,晒干后就成了灶台的好燃料,风箱一拉,火苗呼呼作响。而割来的苇子、野草晒干以后,烧起来是虚火,一般只用来烧水,如蒸窝头必须用木头,烧开后慢慢用地火靠,才能少烧柴又能做熟。
  我家的老灶房极其狭小,是用泥土坯垒成的半间房,歪在低矮潮湿的3间土坯房旁。只有一个灶膛,又小又矮,火苗在灶膛里乱窜一阵后,便冒出一股股浓烈的烟。因灶膛通风不良,吹火便成了母亲每天必用的动作,常吹得两腮肿大。一个多钟头下来,母亲的双眼被灶烟熏得通红,泪流不止。由于灶烟的反复刺激,她的眼睛红肿热疼。那时母亲发狠说:“等将来有钱了,一定要盖一间宽敞舒适的灶房。 ”
  上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家分得了田地。记得那是1982年,我家种的6亩棉花获得大丰收,第一次有了存款,棉柴垛满房前屋后,根本烧不完。冬天炕头总是烧得热热的,洗涮再也不用带冰碴的冷水。就连给牲畜拌草料、给鸡鸭拌食都要加温,烧火再也不用四处寻柴禾了。
  前些年,老家农村大力发展大棚蔬菜,户年收入达10多万元。乡下父亲在电话里跟我说:“家里都奔‘现代化’了,做饭再也不招烟熏了! ”
  从外地回家,隔着车窗朝村庄眺望,只见小区楼房鳞次栉比,走进村子没了“炊烟袅袅”,也闻不到那呛人的烟味了。
  一进家门,菜香扑鼻而来。进了屋,只见大姐正身扎围裙在电磁灶上掌勺烹炒。那神态,俨然一位大师傅。我环顾灶房,大概有20平方米,贴着雪白的瓷砖。里面的设施更是现代化,冰箱、电磁灶、液化气灶、电饭煲、油烟机应有尽有,炒菜再也没有油烟了。母亲说,这是她特意请专业工匠设计的宽敞别致的无烟灶房。
  烟熏火燎的日子结束了。母亲笑呵呵地说她很幸运,赶上了好时代。从有烟到无烟,从逼仄的灶房到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厨房,母亲是最大的受益者,眼睛再也不会被烟熏了,顿顿饭菜飘香,真的过上小康生活了!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消失的炊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8 版:柳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