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小暑时节贪凉 谨防阴暑伤身
□本报记者唐志梅本报通讯员王琰陈静
  小暑时期,气候炎热,心火内盛,人们常感心烦不安。德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专家刘希良表示,小暑时节养生重点在防暑,但要注意勿贪凉,以防引发阴暑。
  夏日避暑,应该选择在宽敞的房间,选择近水或者有树荫的地方,而且易通过深呼吸,让心情平静,不要让燥热的天气影响心情。
  暑热高温容易中暑,刘希良建议市民应减少外出,多做些静心宁神的事情,如绘画、书法、阅读、下棋、听音乐等室内活动。如必须外出,则应选择太阳不强烈的时段,或者利用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躲避暑气。
  此外,盛夏时人体容易出汗,稍一活动就全身湿透。中医认为,出汗多对人体的津液和元气都有损耗,此时不宜再剧烈运动。因此,暑热天气应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出汗过多。刘希良说,有运动需求的市民可选择早晨或傍晚,此时气温相对清凉,且运动项目宜选如太极拳、八段锦、健步走、交谊舞、慢跑等较为和缓的运动,持续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运动出汗多可适当喝些淡盐水以补充丢失的钠,运动后最好洗个温水澡放松。但要注意的是运动后不可立即用冷水冲凉,以防感冒、关节疼痛甚至心梗。 ”刘希良补充说。
  刘希良介绍,根据往年门诊就诊情况来看,这一时节中暑、腹泻及食物中毒等发病率较为高。“人们对中暑有种误区,认为只有在太阳下暴晒或密闭在高温环境下才会中暑,但这属于中医中的阳暑,还有一种阴暑,易发于老人和儿童,对健康影响也较大。 ”刘希良解释说,阴暑是由于在夏季采用不恰当的方式乘凉、吃饮冷,导致寒邪侵袭人体肌肤或内脏而发生的疾病,因在暑天受寒,故名阴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热着了”。老人、儿童、体弱的人,因抵抗力差,不耐寒热,易发此病,尤其需要重点防护。
  阴暑的症状与寒凉外感相关,常表现为神疲倦怠、发热恶寒、无汗、身重酸痛,还有因着凉导致腹泻腹痛、关节疼痛。“预防阴暑首先防寒。”刘希良提醒市民,夏日避暑切勿过度贪凉,空调房间温度不宜低于25℃,睡觉时不要让电扇或空调风口对人直吹,也不要一次性大量食用冰镇食物。已患阴暑的可服用藿香正气水,能解暑化湿;胃肠受寒的,用生姜和红糖煮水喝,可温中和胃;关节冷痛的可对患处进行热敷,但要注意使用、谨防烫伤。刘希良建议患者在用药前咨询家庭医生或到医院门诊就诊咨询。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小暑时节贪凉 谨防阴暑伤身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