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以民生支点撬动城市发展
□张明昭
  日前,去市区几个老旧小区采访,发现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面平整整洁,所有的住宅楼都粉刷一新,楼道的窗户都换成了铝合金的……近两年,我市的城市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尤其从去年以来,我市推出多项惠民便民利民工程,从群众关心的小事、难事、急事做起,让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变化,更好地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
  城市的发展要寻求民本、生态、文明融合效应的最大化,既要用大思维、大规划谋篇布局,又要以问题为导向关切民生,在小事中彰显为民情怀。我市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集中财力解决“大班额”,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通过一项项民生工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城市的舒适和便利。
  当前,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更加注重,必须在服务细微上进行人性化的改进,才能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并赢得群众的认可。正因如此,一个个老旧小区改造,不仅美化了群众的生活环境,更温暖了居民的心,彰显的是党委政府“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体现的是思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求的良苦用心。
  事实证明,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价值,不止于让数以万计的居民彻底告别恶劣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了城市环境。与此同时,民生工程一方面能为宏观经济带来刺激效应,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齐河、禹城、武城等县市通过PPP等方式,通过民生改善工程撬动了社会资本的投入,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民生改善能为日后经济社会发展孕育动力,储蓄能量,比如新增农民子女教育学位,是巩固和加速城镇化建设进程的需要,也为承接产业转移储备了劳动力。站在这个角度上认识民生工程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民生工程并非仅是“道德命题”,也是“经济命题”,更是“发展命题”。
  民生问题主要是再次分配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常态发展,是社会的根基,只有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些,在经济与社会的协同发展中寻找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积极主动的支持、投入民生工程,将民生工程的道德要求转化成撬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支点,才能获得一举多赢的局面。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以民生支点撬动城市发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