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秋季养生重在防燥润肺
作者:滕璐本报
  □本报记者滕璐本报通讯员郭吉显
  秋季气温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变大,天气干燥。德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杨大男指出,秋季养生重点是防秋燥。秋燥主要表现为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或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需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免发展为疾病。
咳嗽、感冒多发季
  秋季是“阳消阴长”的过度阶段,雨水渐少,天气开始干燥,昼热夜凉,稍有不慎就容易伤风感冒,多种旧病亦随之复发。
  每年秋季,中医门诊的患者就会增多,其中不少是虚寒体质的人,症状主要有咳嗽、疲倦、多汗、感冒等。“许多人一到秋天就咳嗽不止,总以为是喉咙发炎,自行使用抗生素却收效甚微,这其实是外燥所致。 ”
  杨大男表示,此时应该多喝水补津液。保持居住环境的湿度也是防燥的重要环节。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家中种花或养鱼,勤拖地等,还可选用空气加湿器,把空气的湿度调高。
多吃水果勤喝水
  中医认为外燥伤人,且多从口鼻而入,此时身体首先用肺来抵抗,所以燥易伤肺。肺脏是气的交换场所,一旦燥症入肺,会引起干咳、痰量少、气喘、胸闷等症状。有肺脏病史的人容易引发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慢性肺气肿等病症。“勤喝水,多吃些多汁的水果;少吃干果,干果油性太大,易上火且影响消化。”杨大男提醒,滋养肺阴可以适当多喝粥,百合粥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薏苡仁粥可健脾渗湿。
  秋季养肺还要注意少吃辛辣的食物,如辣椒、胡椒等。此外,姜辣而生热,易上火,且易生燥,因此俗语有“秋不食姜”的说法。
规律作息适量运动
  秋季养生要把涵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如登山、太极拳、瑜伽、慢跑等,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
  杨大男建议,登山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收缩力增大,对哮喘等疾病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登山会对膝关节造成较大负担,有膝关节炎的患者不宜进行。起居方面,要注意根据气温适时添减衣服,作息上要注意早睡早起。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秋季养生重在防燥润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