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传统节日更应突出文化味
  今年端午节收到微信说,“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为救父投江、屈原投汨罗江。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 ”笔者不是民俗专家对真伪不予置评,但给这条传播端午节文化的微信点赞。
  现在,每到传统节日人们除了放假、吃喝、出游等固定套路,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气息越来越淡漠。相反像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等倒很受人们的欢迎,而且像“双11”“618”等人造电商促销日也引来越来越多的关注。是什么冲淡了传统节日呢?首先是商业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众所周知,每到节日就是商场促销的最佳时机,西方节日涉及的礼品多、范围广,受到各大商场的追捧。反观传统节日,因为商品相对单一,节日气氛倒不怎么热烈了,今年的端午节明显没有父亲节的气氛浓厚。其次,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淡漠。现在,人们工作压力加大,很多单位并不重视法定假日,有选择性地进行休假,以端午节为例,南方似乎比北方更加重视,以至于北方有些单位并不放假。还有传统节日文化的缺失。曾经有段时间,人们过多批判了传统文化的糟粕部分,因而导致一些优良的文化传统也受到了牵连,影响到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认同。当我们重新重视传统节日的时候,有些人还会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综上原因,传统文化难免会势弱,丧失其应有的地位。
  这条微信传播的虽然只是端午节起源的几个传说,但其背后却反映出节日文化的回归。一般人可能只知道端午节纪念屈原,却不知伍子胥和曹娥五月初五投江的传说。这条短信其实进行了一次文化普及,不论是伍子胥、曹娥、屈原都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他们的事迹都值得人们了解,至于谁更伟大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们应欢迎更多的人来关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本应值得我们倍加珍惜,现在有些人却不尊重历史、质疑历史英雄,这种苗头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这些人看似调侃历史、质疑英雄、娱乐群众,实则是在破坏我们的文化基础,颠覆人们的价值观,质疑主流宣传,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对我们而言,一方面应坚决抵制,并积极给予回击;另一方面,我们还应不断加强学习,了解更多传统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不被个别杂音所误导。
  端午节背后的文化因素其实不少,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开发。我们还应向周边国家学习,与时俱进,赋予传统节日新时代的意义,如日本因端午节的 “菖蒲”与“尚武”发音相同,因而将端午节视作男孩的节日。这启发我们,在看重传统节日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可以注入一些文化元素,让传统节日迸发出时代的文化新魅力。□张明昭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传统节日更应突出文化味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论苑·时评】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