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中医中药可减少腹部手术后并发症
作者:董珊珊本报
  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再加上外界和自身一些因素的刺激,致使许多人都患上消化系统疾病,病情严重者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像胃、肠、胆、胰等方面的手术治疗,然而手术后却易出现 “大伤元气”“易肠粘连”等症状。德州联合医院普外科主任管金龙说:“腹部手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
  所有腹部外科手术,不管是胃肠,还是肝胆等,都属于消化系统的手术,它们术后共同存在问题是:手术后胃肠道的恢复、腹腔内的残余感染或预防感染等问题,简单地说,术后身体恢复得越快,各种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越小,手术后的效果相对就越好。中医中药介入围手术期的治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术后消化道的恢复。一般做手术时需要麻醉,麻醉以后胃肠道处于一种麻痹状态,手术后这种麻痹仍会维持一段时间,特别是有些患者做肠切除手术,肠吻合后的肠管充血水肿,对术后肠蠕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患者需要插管卧床输液等,静等胃肠道蠕动的恢复。尤其像年老体弱或病情较重的病人,手术后胃肠道蠕动恢复得慢一些,病人腹胀,排气排便时间延长,对术后恢复很不利,并且可能增加肠粘连的发生率。中医认为,腹部手术后,脏腑处于不通的状态,所谓“气血瘀滞、腹气不通”,中医的理论是“胃肠道以通为用,通则不痛”。遵循这一原则,在辩证的前提下,给病人进服“通里攻下”的中药,如医院常用中药“松解粘连汤”,还可用中药煎水灌肠,能促进胃肠蠕动的恢复,加快排气排便,尽早去除胃管、恢复饮食,下地活动,临床观察和实验证实,应用中药有明显的缩短围手术期的作用。
  其次,应用中医中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许多急腹症病人,手术后腹腔内残余炎症存在,有发热、腹痛等症,尽管应用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地杀菌抑菌,缓解炎症,但有时因使用时间过长,不免有耐药等问题。临床实验证实,中药如清热解毒药可以起到类似消炎药的作用,辅助西药可增强抗菌的效果;尤其是活血化淤药,可以改善微循环、恢复肠壁屏障功能、加快腹腔内积液的吸收、促进炎症的消散,并可改善肠道的营养状态。中医认为,人患病说明体内有“邪气”的存在,所谓“正气存在、邪不可干”,但手术后由于出血、感染、情绪等因素的刺激,表现为气血不足、正气虚弱,这时应用一些“补益气血、扶正祛邪”的中药,可以增强体质,增加抗病能力,减轻对疾病的反应,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除了以上所说的几点,中医的针灸、按摩等也对手术后的恢复有不同的作用,当然中医更注重病人自身的调养,避免情绪上的急躁、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这样就能更快地治好病,达到痊愈。
  管金龙:普外科主任,熟练掌握各种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泌尿、肛肠外科疾病。
  咨询电话:2617837
□本报记者 董珊珊 本报通讯员 赵霞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医中药可减少腹部手术后并发症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健康】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