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爱在坦桑尼亚

手术后,任德华与当地同事合影留念。



  作为国家卫生部第22批援坦桑尼亚德州医疗队成员之一,37岁的临邑县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医师任德华,今年8月从北京出发,来到远离祖国1万多公里的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莫西比利国家医院,开展为期两年的医疗援助工作。

惊心动魄的生活环境

  2011年9月1日:坦桑尼亚无论是气候条件还是生活习惯,都与国内截然不同。国家经济比较落后,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排在倒数十几位的位置。你想象不到,从我们的自来水管里流出来的水放几分钟就会出现一层薄薄的泥沙沉淀,更谈不上消毒,也许根本就没有进行过任何的净化处理。因此,每次我们都先把水烧开后才用来刷牙、饮用,即使这样,有些时候还是心有余悸,担心霍乱等各种传染病。还有,你也许想象不到什么叫真正的硕鼠,有一次我进厨房就看到了四五只大老鼠排着队在屋顶的墙缝中飞檐走壁地行走,我们都戏称它们是“特别行动小组”,为了预防它们的污染,晚上睡觉不敢关灯,所有的餐具都要放到冰箱里,每次饭前,一次次地清洗,这样有时候还觉得不放心。几天前,我们驻地的电线还因为老鼠的啃咬而导致了短路,我们找来了医院的电工,费了一上午的功夫也没有完全地解决问题。
  这里经济落后,物价水平却高得离谱,尤其是蔬菜的价格。像所有在这里工作过的老队员一样,我们开垦了一片菜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争取保障蔬菜能够自给自足。每天下午,我们都到菜地里拔草、浇水,来建设自己的 “菜园子”工程。最令我们担心的还是这里的蚊子,并且感染疟疾是每一个到坦桑的人都难以避免的。我们去医院交接班时,在医院的办公室里,蚊子用 “漫天飞舞”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蚊子直向你的脸上撞,随手一拍,你就能消灭几架 “战斗机”。为了防蚊,电蚊拍、蚊香器、驱蚊水等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晚上把蚊帐关得严严实实,几乎不敢随意地翻身,怕在睡眠中把蚊帐不小心弄开而被叮咬,从而感染疟疾。

上班第一天见闻

  2011年9月2日:今天是来到坦桑尼亚的第一个工作日。我所工作的莫西比利国家医院,是坦卫生部直属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国家医疗中心。医院占地面积很大,没有高层建筑,各个科室散落在不同的建筑里,稍显杂乱,但实际床位数超过2000张。 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承诺的援非八项举措之一的坦桑尼亚心脏外科诊疗培训中心就坐落于此,由中国政府投资6000万元无偿援建,该中心设计规模100张床位,标准手术间3间,即将投入使用。
  当地同事都很热情友好,彬彬有礼。交班时看到屋子里坐满了人,我心里还纳闷:有这么多麻醉医生吗?后来一问才知道,在这里工作的麻醉医生只有七个人,其他都是医助。他们有严格的规定,只有麻醉医生才能独立完成麻醉工作。共有7个手术间,最令我惊奇的是他们的7台麻醉机和我们临邑县医院的那6台完全一样。我想,现在的世界真的是太小了。
  今天我所在的5号手术间要完成5台小儿外科手术。他们的麻醉医生大多在欧美和南非学习和培训,因此基本沿袭欧美的做法,基本是全身麻醉,用药种类和习惯与国内有很大差异,慢慢熟悉,取长补短吧。

异国他乡的中秋节

  2011年9月12日:今天是中秋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身处异国他乡,能够时时刻刻知道国内大事和亲人的消息是每一个队员的心声。最简单的上网交流在这里也许你要等好长时间,或者成为一种奢望。由于时差的原因,当我们想与家里人联系时他们往往已经进入了梦乡,当祖国是白天时,我们往往还在睡梦之中,时间久了心中难免会产生许多的焦虑和担心。长时间远离亲人和朋友,远离故乡和祖国,这份思念和孤独的痛苦超出常人的想象。

心灵的震撼

  2011年9月21日:我们第22批援坦医疗队来到这儿近两个月时间了。与初来乍到时的新奇与迷茫相比,现在生活上基本适应并安顿下来,工作也按部就班慢慢步入正轨。通过两个月的所见所闻,与当地人民,尤其是当地同事的交往交流,对这个神秘的非洲国度慢慢有了更多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因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和在北京、上海等国内顶级医院的学习实践经历,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临床工作能力,我在工作上很快就得心应手了。但几天过后我就发觉这里的工作跟国内比仍具有很大的挑战。首先是麻醉药品和器械极度匮乏,国内10年以前就已淘汰的硫喷妥钠和氟烷在这里仍然是主打药物。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全麻醉科竟然找不出一支麻黄素或多巴胺等提升血压的药物。一旦病人在手术中出现血压骤降,只能凭借加快输液速度等辅助疗法处理,遇到紧急情况不免让人惊出一身冷汗。其次,这里多种恶性传染病肆虐,尤其是艾滋病,在手术病人中发病率高30%,它意味着我每天麻醉的四五个病人当中,必定会有一个甚至两个是艾滋病病人,这在国内是根本无法想象的。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体液和血液传播,可无论是全身麻醉的气管插管,还是其他多项麻醉穿刺操作都会接触到病人的体液和血液。因此处理这样的病人,我们背负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再者,因为要负责一个手术间一天全部的手术麻醉,所以要从早晨8点一直工作到下午三四点。虽然有医助帮忙,但仍然十分疲劳。中午医院只提供开水和红茶,因此只能早晨上班时带点饼干、面包充饥。等下班回到驻地,再生火做饭,已到掌灯时分。
  一个星期一的早晨,我到科室一看,今天我负责的手术间只有3例病人。第二例病人是位11岁的男孩,因为左足的严重真菌感染要实施截肢术。我心里不免唏嘘,这么小的年纪就失去了一条腿,真是个可怜的孩子。术前我还在跟我的两位助手商量,孩子能不能配合我们的麻醉操作。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位瘦弱的非洲男孩竟如此坚强,静脉穿刺、腰麻穿刺,甚至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他都一声没吭。手术结束了,我亲自把他送到术后恢复室,给他上监护,突然我接触到了孩子的目光,那是一种迷茫的、无助的眼神。我俯下身,给他掖了掖盖在身上的手术床单,轻轻地用斯瓦希里语问他 “孩子,你觉得疼吗?”男孩咬着干涩的嘴唇,轻轻地冲我摇了摇头,脸上强挤出一丝苦涩的微笑。就在那一瞬间,我的眼里突然噙满了泪水,我匆匆走出恢复室,走进隔壁的洗手间,泪水已夺眶而出。我不知道这个素昧平生的非洲男孩怎么触动了我内心深处那根脆弱的神经,让我有如此的感情释放。也许在那一刻我想到了远在国内和他年龄相仿的我的儿子,想到了这个男孩以后的艰难生活,想到了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一样被病痛折磨的孩子们。但愿普天下的人都能远离贫困,远离疾病,远离痛苦。而现在我所能做到的,也许仅仅是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竭尽所能地为更多病人解除痛苦。这就是我在坦桑的生活,虽然艰苦,虽然困难重重,却带给我少有的心灵洗涤和震撼。

驻坦大使馆的国庆招待会

  2011年9月23日:转瞬间,我们即将迎来伟大祖国62周年的生日。 9月22日,我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国庆招待会。我作为援坦医疗队的代表应邀出席。
  大使馆就坐落在美丽的印度洋岸边,离我们的驻地不到十分钟的车程。下午6点30分我们到达时,使馆门前已是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使馆内张灯结彩,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清爽的海风中迎风飘扬。我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刘昕生夫妇,驻坦军事专家组及经商代表处领导在会场门口迎候各位来宾。世界各国驻坦外交使节,我国驻坦各机构、中资公司及留学生代表200多人出席。会场布置得庄重而热烈,红底黄字的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横幅格外醒目,两侧悬挂中坦两国国旗。大厅四周还挂有许多幅珍贵的老照片,形象地再现了近现代中国这段不平凡的历史。
  7点30分,招待会正式开始,刘大使和坦政府部长先后致辞。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时,全场肃穆。从小到大不知听过多少遍的国歌,今天却令我格外激动。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身处海外这种感觉尤为强烈。远离祖国,对她有了更多自豪感和归属感。也许身处异国他乡,更能切身体会到一个强大的祖国对我们是何等的重要。
  招待会结束了,节日中的大使馆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静谧而美丽。我在达市的万家灯火中深深思念着万里之外的祖国和亲人。我们来到这里,肩负着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我们一定会牢记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援外任务,请祖国放心!
(任德华日记摘编 ——金山 武臣 刘磊 整理)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爱在坦桑尼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街巷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