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护航“三夏”保丰收

  麦浪翻滚,机器轰鸣。一台台收割机在金黄的麦田里纵横驰骋,我市“三夏”机收会战正酣。全市各级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精心搞好服务,确保颗粒归仓——
  受气候影响,今年我市小麦收获期较常年偏晚5天左右。 “三夏”生产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农机等部门积极行动,投入“三夏”生产中。

11万余台农机抢收抢种

  6月15日,我市麦收工作渐入高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当日17时30分,全市已收获小麦228.9万亩,占应收面积的32.2%,其中德城区超过60%,临邑、德州经济开发区、武城收获超过40%。15日全市上阵各类作业机械110734台,其中联合收割机15166台。
  “三夏”期间,各级农机部门科学调度、统筹安排各类农业机械,确保抢收抢种齐头并进,顺利展开。
  今年我市小麦可收获面积710.5万亩。各级农机部门充分发挥农机的主力作用,全力以赴打好 “小麦抢收、玉米抢播”攻坚战。各级公布农机服务热线电话13部,成立跨区机收接待服务站32个;搞好对机手接待、机具调度、作业安排、维修供应以及后勤服务,及时将 “客机”落实到最需要的地块作业;及时发布 “三夏”作业市场信息,引导麦收机械有序流动;组成52个技术服务队,开展技术巡回服务,保证作业机械昼夜运转。
  在抢收小麦的同时,开展麦秸切碎还田和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作业,做到小麦随收、玉米随播。全面推广小麦机收、秸秆还田、玉米贴茬播种 “一条龙”农机化作业模式,减少作业环节,加快播种进度,提高播种质量。

合作社帮扶队服务到户

  据统计,目前我市共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268个,社员数量5720户,拥有拖拉机 3190台,联合收割机 2475台,耕、种、植保等其他配套机械8120台套。这些农机合作社充分发挥组织、机械和技术优势,在“三夏”生产中大显身手。
  在农机合作社的带领下,今年我市更多农户加入跨区作业行列,农机手由原来的 “单打独斗”变为 “抱团作战”,收益更高。同时,农机合作社大力推行订单服务,与镇、村、户签订机收和播种作业合同。目前全市共签订订单420份,订单作业面积近300万亩。
  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机部门还组织成立了300多个农机麦收帮扶队、互助组,协助外出务工户、五保户及困难户加快麦收进度,确保全市小麦颗粒归仓。临邑县 30多万亩“留守田”托管到合作社;平原县组织各村党员干部、农机手和义务帮工队帮助困难群众麦收。

多方联手保丰收

  随着小麦收割渐入高峰,各级加强与公安、交通、石油、气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为“三夏”生产提供全面服务。
  交通部门认真落实有关跨区作业车辆的免费通行政策,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公安交警、公路管理部门,搞好道路交通管理,重点打击上路拦机截机、砸抢机车和敲诈机手等不法行为,维护正常的跨区作业秩序。
  市农机部门科学预测,主动与中石化、中石油德州分公司对接,与市商务局联合下发“三夏”农业生产用油供应工作通知,和中石油德州分公司协作推出了“中国石油农机专用加油卡”。市气象部门启动麦收气象服务,及时为机手和农民朋友提供天气信息。各供电部门组织麦收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服务,保证农民用上放心电、及时电。
  各级层层签订责任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全市出动人员2600人次、车辆380辆次,深入到田间地头,开展安全大检查,消除隐患2350起。市公路部门对公路碾、打、晒易发路段进行全面排查,确保交通安全。□本报记者 胥爱珍 本报通讯员 张宝东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护航“三夏”保丰收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要闻·声音】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