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红霞正在照顾病人。
“你是春天的天使,让我找到生命的价值;你是夏天的小草,使我有了活着的勇气……”这是宁津镇崔茂村尿毒症患者刘俊清,发给宁津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护士长时红霞的短信。
走进血液透析中心,在挂满锦旗的墙壁上,最显眼的是一块一米见方的“家”字十字绣,这块十字绣是患者闫宝燕的女儿用两个多月的时间一针一线绣出来的。闫宝燕说:“这里就是我的家,是红霞给我亲人般的温暖! ”
“心有多宽,你生命的路就有多长”
“有安乐死不? ”2009年12月的一天,宁津镇张万村肾病患者张长明一进血透中心的门就直截了当地问时红霞。
时红霞深知尿毒症患者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很多人会有“活着还不如死了好”的想法。她拉着张长明的手,耐心地讲解国家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优惠政策,告诉他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完全可以治愈他的病症。
“你的心有多宽,生命的路就有多长!”时红霞的这句话燃起了张长明战胜病魔的信心。回到家里,他兴奋地告诉妻子:“我碰见好人了!我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等待希望的曙光! ”
几年来,像张长明一样被时红霞说“活”的患者不计其数。
“她就是我们患者的亲人”
2010年春天,大曹镇后李村70多岁的黄万升老人,在接受了两年的血透治疗后因并发症辞世。得知消息后,时红霞和同事们买上花圈赶到老人家中,送老人最后一程。时红霞说:“几年来,我们送出了20多个花圈。但我一个花圈也不想送呀,因为一个花圈就是一条生命啊! ”
为了帮患者解除痛苦,时红霞带领科室同志们不断提高护理水平。为方便陪护人员喝水,她把自己家的饮水机搬到病房;她细心记下每个患者的生日,准时送上生日蛋糕和鲜花。她的手机一直是24小时开机,无论昼夜随叫随到;她对患者的称呼除了大娘、大爷就是兄弟、姐妹;她一直坚持到楼下接送病人;透析结束后,她主动照顾病人休息,喂水喂饭。患者姜志明说:“时护士长是我们每个患者的亲人! ”
“我最对不住的是父母”
和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相比,时红霞对家人却歉疚太多。由于工作忙,她常年没有时间回远在东北的老家去看望父母。 2007年2月,年迈的母亲千里迢迢赶来看望她,不幸突发脑溢血。在母亲生病住院的两个多月里,她没有耽误一天工作。她说:“我最对不住的就是父母,因为我没法在他们的床前尽孝,一想起他们我就会忍不住流泪。 ”
对家人如此“冷漠”,她对自己更是近乎“冷血”。2005年腊月廿八夜里,时红霞上半夜被诊断为“恶性肿瘤”,但下半夜就到单位上去抢救病号了,第二天,她照常上班。后来一做手术,发现肿瘤是良性的,这让时红霞有一种“白捡了一条命”的感觉。手术后20多天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她就坚持上班了。□文/图本报记者 王育恒 本报通讯员 尤炳君 王猛 时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