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石磨“呜呜”地转,转着推磨人的艰辛,也转着农户人家的日子
推 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大抵都推过石磨吧。那时,推磨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呜呜”的石磨声伴随着我们长大,见证了我们生活的变迁,也留下了艰辛岁月的恒久印记。
  石磨是每家必备的重要生活工具,据说最早是由鲁班老祖发明的。在鲁班生活的时代,人们要吃米粉、麦粉,要把米麦放在石臼里,用粗石棍来捣碎。这种方法不但费力,而且捣出的面粉粗细不均,一次还捣不多。鲁班想找一种用力少而收效大的方法,就发明了石磨。
  石磨的结构并不复杂,上下两扇磨盘,上为阳扇下为阴扇,暗合阴阳太极。阳扇相对厚一些,易于把食物磨碎;阴扇则相对薄而轻,既可减轻对磨箱的重压,又便于搬运。阴扇中间装有一个短的立轴,用铁制成,阳扇中间则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扇相合之后,阴扇固定,阳扇可以绕轴转动。两扇相对的一面,留有一个空膛,叫磨膛,外周制成一起一伏的磨齿。阳扇上有磨眼,磨面的时候,粮食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在四周,被磨成粉末后,从夹缝中流到磨盘上。磨盘上的面粉先是像下了一层霜,随着霜越下越厚,慢慢就积成了一堆雪。
  磨玉米、麦子、豆子之类干燥的粮食的时候,只需将要磨的东西堆在磨盘上,随着磨轮轰隆隆的转动,堆在磨盘上的粮食随着磨轮震动慢慢滑入磨孔中,白色的雪花一样的粮食粉末就从磨盘、磨轮间的沟槽中飘出来,堆积在磨盘槽中。最容易磨的是地瓜干,其次是玉米、豆子。最不好磨的是麦子,头一遍推起来还比较轻,但随着所推遍数的增加,会越来越重。好在那时小麦少,所以尽管难磨,真正磨小麦的机会并不多。若研磨的是新鲜的或用水发了的粮食,非得两三人推不可。一人在磨盘旁边用勺子往磨盘中添粮食,二人推磨。水发透了的粮食,粘性很强,在推磨的过程中往往把石磨的磨轮与磨盘磁住,很费力。
  推磨既可用人力,亦可用畜力,受条件所限,多数人家要靠人推。人口多的人家,吃得多,三天两头要推磨,成为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从记事起,家里就经常推磨。每当一觉醒来,就听到石磨“呜呜”地响。那时我们还小,用大人的话说,还抱不动磨棍,父亲又在外工作,母亲就只能一个人用她那柔弱的身体推磨。长到六七岁,我就开始帮着母亲推磨了。白天大人要忙其他活儿,推磨的事儿往往安排在晚上。那时的乡村还没有电,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匆忙吃过晚饭,便开始推磨。
  推磨是一项单调而乏味的工作。围着石磨一圈一圈地转呀转,感觉路是那样的长,总也转不完。为了打发无聊,就数步子、数房檩或是数墙上的坯块。石磨的“呜呜”声就像催眠曲,转着转着就会发困,打哈欠,流眼泪,有时竟然抱着磨棍打瞌睡。
  石磨用久了,磨盘与磨轮间的沟槽便日渐磨平,粮食不易磨碎,需请石匠用錾子把沟槽凿深。“磨心”是用硬木做的,时间长了,也会被磨轮磨细,需得更换,不然磨轮就跑偏,推起来吃力,磨出的东西也不碎。新更换的“磨心”,用沙轮打磨光滑,用滚烫的菜籽油浸过,安装在磨上,在岁月中继续慢慢销蚀自己的身体。
  石磨“呜呜”地转,转着推磨人的艰辛,也转着农户人家的日子。祖祖辈辈的人们推着石磨,也推动着历史。
  岁月悠悠,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村里先是引进了机磨,后来又有了电磨,如今这些也被大型面粉机所取代,石磨早已淡出我们的生活。只是儿时的那盘石磨和在石磨旁度过的时光,已深深地嵌在记忆里,有时在梦里还会梦到,仍然那么清晰、亲切,恍如昨日。
  (注:作者系庆云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书法家。本文选自作者的散文《渐行渐远》。)□刘长新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推 磨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