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立足运河大堤,处高望远,天地秋色尽收眼底
河堤秋色
  中秋时节,一日午后,约好友四五,去卫运河边欣赏河堤秋色。
  当双脚踏上运河大堤,那抑郁于钢筋水泥间的心情顿时舒放开来,如刘禹锡诗中那只排云而上的仙鹤,直上碧霄。爽风扑面,心旷神怡,仰首天际,秋空万里。秋日的天空高远明丽,蓝得如擦似洗。那点缀秋空的白云,成朵不散,白得纯净,飘得悠闲。秋云不像夏云那么丰富,藏雷涵雨;不像夏云那么繁忙,忽东又西;也不像夏云那么多变,黄脸骤黑。秋云异常纯净,如棉团般洁白、轻盈、柔和。
  立足大堤,处高望远,天地秋色尽收眼底。春天嫩绿的小苗,夏天青翠的禾棵,皆不见了,漫滩遍地都是条块状的秋稼田畴,粮棉相间,褐绿苍青,绿得浓,绿得透,显得博大、深沉,它遮住了路、遮住了河,模糊了对岸大堤,挤满了人的视线。仔细观看,见秋田远处有起立劳作的人影,像在刨拣花生,又像摘拾棉花。堤内那绿毯平铺似的秋田板块上,有凹洼几处,那是农家的菜园——三畦秋蔬、两架豌豆、一间看棚,再现了大运河畔古老的田园秋景;使人恍惚觉得,那菜棚内提壶仰脖、对嘴饮茶的老汉,大概是窦建德、刘黑闼的后裔吧。大堤的半坡平台上植有柳树,形老貌古,疏密相间,皆碗口粗细,短枝小冠,皮色黑褐。远望此景,大堤沧桑古貌尽显。河堤柳树上多老鸹窝,柳间皆丛草。河堤下,着土衣布裳、怀抱大鞭的老汉,正驱赶着羊群悠闲放牧。也有一、二农家,套着牛车载妻携孙去堤下劳作。地头上卸了牛车,人入田中,童玩车上,那自由了的黄牛,便悠闲地踱上堤来啃吃青草。草是野草,牛是闲牛;野草无主,闲牛无束,无意间便再现了“一牛吃过柳阴西”的宋诗古韵。
  河堤内外多有坡道,外侧的连着村落人家,内侧的便通往运河渡口。因两岸人家隔河有地,所以这古老的摆渡还是离不了的。我们信步向一渡口走去,隐身秋田的运河河道终于显露了面容。站在荡悠悠摆动的渡船上,放眼大河上下,只见景物浑茫,河道弯处水如碎银,白花花地闪亮;河道直处水如沉练,宁静无光;只有渡船附近能见水流成纹,却又寂无声息。离渡不远有河渚一处,几只白色水鸟时起时落,翩翩逗人。秋天的卫运河,没有了春水欢快,没有了夏浪激越,只剩下秋波脉脉。它如少妇的眸子,明亮、深沉、多情、内敛,含着成熟风韵,含着柔情蜜意,含着世间一切无以言表的美好,默默注视着渡口舟船,静静审视着我们的心灵。
  暮色苍茫中,站在运河大堤上,驰骋自己的神思意马。想祖国山河如此壮丽,今天我们所见之景当属何档呢?于是断言:春之美景属苏堤,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冬之美景属白堤,山湖迥然,断桥残雪;秋之美景当属这卫运河大堤,满河绿浪,一堤碧云,万物和谐,景明意远。于是又想夜暮降临后的堤景,必然是新月如洗,秋露似珠,林间草丛的鸟儿虫儿在一派幽静中唧唧细语、咕咕交谈……
□时云山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河堤秋色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