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据2年前的统计,我市城镇化率为43.5%,分别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低4.1和2.2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低,造成我市城乡差距拉大,二元结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瓶颈。改善城乡结构,要以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为重点,促进城乡一体化。
  做大中心城区。中心城市是带动区域发展的龙头,也是我市城镇化推进的动力之源。中心城区建设“做大”就是要以建设鲁西北冀东南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拉开城市新框架。把陵县城区纳入中心城区统一规划,快速启动高铁片区,加快推进德陵对接步伐。同时,将主城区和陵县、平原、武城、宁津四县统筹规划,统筹规划空间布局和产业分工,构建“一心四极”的组团式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积极开展户籍、就业制度等改革创新,增强中心城区人口集聚能力和吸引力,探索本地农民工市民化新路,逐步提高市区人口集聚度,促进城市人口、规模“双扩张”。
  做精中心城区。立足现有中心城区范围,合理定位德城区、经济开发区、运河开发区功能,努力把东部新区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高端产业先导区。搞好中心城区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依据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原则,打造几大特色经济板块。搞好运河、减河、岔河“三河”片区、“两湖”片区及南部生态片区的规划建设,实施中心城区绿化、水体和太阳能利用等市政工程,扮靓中心城区,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加快城市供电、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回收设施等建设,增强公共服务配套能力。要加强城市管理,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合理分工和规范高效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提升中小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中小城镇建设是我市推进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合理安排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使之成为我市人口和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县市区政府驻地要进一步丰富内涵、放大优势,强化次中心城市的宜居宜业作用。乡镇要着力强化产业、人口聚集作用,提高带动周边村发展的能力。要大力实施小城镇基础设施创优工程和环境创优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培育若干个重点中心镇。先行开展农民工进城定居及市民化的实践,开放县域内户口迁移政策,探索进入城镇落户定居农业人口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鼓励农村劳动力就近有序转移。
  搞好新农村建设。切实抓好农村社区和新民居的规划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民居集中化、土地集约化。推动城镇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围绕农村公路、饮水安全、清洁能源、住房改造、信息畅通等硬件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供给水平和质量。同时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提高我市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的水平。□市直杨云广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声音】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