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揉进文化“汁”黄泥炼成“金”
宁津文化产业依托优势悄然兴起
  宁津讯 (尤炳君 武书勇 宋立忠)“张先生您好,我是上海一家文化娱乐中心。您制作的蟋蟀盆文化气息十分浓郁,既可使用又可观赏。我们计划每月订做2000个……”这种在南方称盆的器皿,是宁津县农民张华新制作的蟋蟀罐,它以独到的颜色、细腻的图案、精湛的浮雕,畅销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福州等20多个城市。“俺主要是沾了蟋蟀的光,沾了文化的光。有了文化,这黄泥变成了‘金’。”憨厚质朴的张华新,说话时满脸笑容。
  张华新,47岁,刘营伍乡西刘村的一名普通农民。16年前,他经常往天津贩菜,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蟋蟀罐在天津特别热销,并流传着蟋蟀“玩在上海,罐在天津”的口头禅。打小生长在宁津的他,深知宁津蟋蟀冠天下的美誉,于是产生了制做蟋蟀罐的念头。在天津亲戚的帮助下,他购置了一整套制作蟋蟀罐用的半手工机械,经过一年的摸索,弄清了泥罐的初步制作工艺。1998年,他在自家院子里垒起的一座土窑,整整5年的烟薰火燎,终于烧制成功,并烧制出独具特色的灰白色罐。在此基础上,他又开始在罐的外形上下功夫,雕刻的蟋蟀传说、童叟斗蟋、群童戏虫、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等图案,线条圆润,栩栩如生,活龙活现。今年上半年,他又借鉴彩陶工艺,制作出了彩色釉面罐。很快,蟋蟀罐的价值由原来的几元钱,上升到几百元,甚至几千元,大江南北的客户慕名而来。在张华新的带动下,百余户的西刘村,一下子冒出10多家制作蟋蟀罐的企业,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近300人投入到这一产业中来,每人月收入2000多元。
  “依托我们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产业优势,来发展文化产业;依托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壮大文化产业,提升文化品味和产品的附加值,是宁津县文化产业发展根本变化的动力所在。”对于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有武概括说。
  如果说蟋蟀罐是蟋蟀文化的延伸,那么宏业明清古典家具是在中国桌椅之乡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又一文化产业。去年底,42岁的苑新桥,一直在北京柴檀宫从事明清家具雕刻工作。当他回到家时,才知道家具企业几乎遍布各个村落,各种高档家具更是应有尽有,每年仅家具产业的销售额就达60亿元,来宁津购置家具的客户更是遍布大江南北。这种巨大的人脉氛围,一下子激活了他的灵感,他投资2000多万元,建起了宏业轩明清古典家具公司,专门从北京、河北聘请技术人员,使用的原材料全部是紫檀、黄花梨、红木、酸枝木、鸡翅木等明清贡木,用料厚实,榫卯结构,各式乳雕、雕刻更是刀刀圆润,笔笔见功,形像逼真,产品从3米见方的屏风到十几厘米的佛像,从月洞门架子床到各式座椅,从各种实用家具到各种工艺饰品,有十几类上百个品种。今年7月,一位青岛的客户前来考察,对各种产品爱不释手,不仅当场签下了300多万元的订单,而且还花上万元带走了几件手饰盒。
  依托杂技艺术而发展起来的杂技艺术团体在宁津县已有20多个,县杂技团常年在海外演出,每年拿回上千万元的外汇。宁津的剪纸不仅进军北京奥运会,而且成为全省文博会的首选产品。独有的蟋蟀文化每年吸引上海、广州、北京、天津等地大批爱好者前来购买蟋蟀,年交易额达3亿多元。目前,由县财政投资2.8亿元的文化艺术中心已落成,集中打造的蟋蟀文博馆、杂技文博馆、《大刀记》文博馆、书画艺术苑将于年底正式开放,该中心的建成必将成为宁津县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助推器。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揉进文化“汁”黄泥炼成“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经济】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