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努力把执法规范化建成示范工程
——访德州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匡兴华


  近年来,市公安局坚持从实际出发,外谋全市之支持,内集全警之智力,重实干,求实效,全面实施“三年争先创优规划”,大力推进“三基”工程建设和“三项建设”,促进了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走出了一条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特色之路。近日,记者专访了德州市长助理、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匡兴华。
  记者:匡局长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当前,执法规范化建设被作为全部公安工作的“牛鼻子”,是“三项建设”的重中之重。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匡兴华:执法规范化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是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最基本的履职要求和价值所在。多年来,我市公安机关十分重视规范执法工作,特别是开展“三项建设”以来,我们从推动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在已有建设成就的基础之上,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致力于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实现执法思想端正、执法主体合格、执法制度健全、执法行为规范、执法管理科学、执法监督有效。
  记者:具体说来,执法规范化建设在我市是如何开展的?
  匡兴华:我市要实现执法规范化建设突破性发展,必须立足实际,创新思路,紧紧依靠党委、政府领导,主动将公安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科学谋划,强力推进。在我们的积极汇报和争取下,市委、市政府把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到党委、政府工作的层面来抓,全文转发了 《德州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三年规划》,将公安“三项建设”上升为政府直接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解决了一大批事关公安工作长远发展的机制性、体制性问题,使执法规范化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各级公安机关均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和“全警工程”的核心来抓,构建起了全市公安机关“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其他党委成员齐抓共管、各警种共同参与的 “大执法格局”。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为优化执法环境,规范执法水平、提高执法能力提供了可靠保障。
  记者:领导重视确实是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到公安机关实际工作呢?
  匡兴华:是的,落实才是硬道理。实践中,我们从硬件到软件,从业务到队伍,从基层到机关,提出了“八个坚持”,要求“强制入轨”,并实行“强势督导”,积极夯实基础,不断精益求精,努力提升工作档次和水平,致力于推进集科学、系统、高效、规范、实用于一体的执法规范化建设格局。
  一是坚持硬件先行,强化场所规范建设。今年以来,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建设完成150个新型执法场所,实现了四区的物理隔离,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一线民警普遍配发现场执法记录仪。
  二是坚持软件跟进,加强执法制度建设。针对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出台了《办理刑事、行政案件执法监督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章立制,为执法规范化建设“保驾护航”。
  三是坚持骨干带动,配齐配强法制员队伍。全市共选拔出354名专(兼)职法制员,增配30名教导员,在全省率先完成法制员队伍的选聘派驻工作,实现法制员工作的常态管理和科学管理。
  四是坚持人才战略,健全执法长效机制。结合学习型警队建设,激励民警参加执法能力等级考试、司法考试,现已有30名民警取得司法资格;开展大教育、大培训,组建讲师团,先后培训民警1700余人。
  五是坚持典型示范,促进全市协调发展。推出了德城分局李新“轨迹碰撞”破案技法、王立新“三用二抓一提高”追逃技法,运河分局孟令山“五查一扩”技战法等一批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在全市公安机关形成了你追我赶、比学赶帮的浓厚氛围,先后涌现出2个全省优秀执法示范单位,15个省级执法示范基层单位,60名基层执法示范民警。
  六是坚持活学活用,完善执法标准体系。全面推动警务资源标准化配置、执法环境标准化塑造、业务流程标准化运作、队伍建设标准化管理和工作绩效标准化考评,并建立涵盖基层“一所两队”和机关各警种部门的岗位标准、行为标准、裁量标准、保障标准等四大类标准体系。
  七是坚持阳光运作,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规范受案、立案告知,全面落实受案和立案登记制度;录制犯罪嫌疑人等四类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音频文件;执法场所引进警务查询监督触摸仪,保障民警执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八是坚持“零容忍”理念,打造钢铁公安队伍。深入开展“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创建“无违法违纪科所队”等活动,坚持对民警违法违纪案件“零容忍”理念,始终保持了队伍的健康纯洁、昂扬向上。
  记者:据了解,市公安局是被省政府命名表彰为“全省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唯一的市级公安机关。三项建设互为依托,相辅相成,我市公安机关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中是如何借力信息化的?
  匡兴华: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科技强警和信息先导作为解决警力紧张、提高战斗力和推动执法规范化水平的根本途径,在全省率先创立并推广信息预警机制;研发应用“网上办案暨执法监督考评系统”,为基层一线执法打造了实用有效的业务平台,所有行政、刑事案件全部实现网上办理,建立起“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核”的执法办案新机制;全面推行执法执勤同步录音录像工作机制,实现了出警必有记录仪、办案必须全方位监控、案卷流转必是网上审核。通过“三个必有”,我们既规范约束了民警的执法行为,又增强了证据效力,有效保护了民警的合法权益,实现执法规范化与信息化的相互促进、高度融合。
  记者:我注意到您在谈话中先后提到了强力推进、强制入轨、强势督导三个“强”,在如此强劲的势头下,我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
  匡兴华:工作中,我们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盼、满足基层一线民警对执法工作的新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目标定位、工作举措符合群众期盼、符合实战要求,让建设成果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实战中充分体现出来。7月30日,省长助理、省公安厅厅长吴鹏飞等领导一行亲临我市视察后,曾用“四个前所未有”评价德州执法规范化建设,即:领导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抓工作力度前所未有,执法规范化建设带动作用前所未有,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前所未有。
  简而言之,执法规范化的成效可以归纳为“五个提升”:
  一是警务实战能力明显提升。近年来,全市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恶性案件全部及时破获,重大群体性事件得到迅速妥善处置,刑事发案数得到有效遏制,保持了社会持续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并创出命案侦破、国保查控、打击邪教、网上侦查、安全保卫等多项亮点工作,获得全国奥运安保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是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明显提升。全市办理行政案件连续五年无复议被撤销和诉讼败诉问题的发生,所受理行政复议案件数量同比下降25%;13个县市区均实现有责信访零增长的目标,有7个县市区完全消灭了信访积案,先后被省公安厅和市政府评为 “全省公安机关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先进集体”、“全市依法行政先进单位”称号。
  三是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明显提升。全市公安机关争先创优、求实创新的热情空前高涨,形成了“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良好局面。各县市区(分)局、各警种等紧密结合实际,找准突破口,进行实实在在的创新实践,从源头上减少因执法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带动公安机关各个环节的社会管理创新,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
  四是队伍精神面貌和整体素质明显提升。2009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有2名个人被荣记一等功,有9个集体和29名个人被荣记二等功,涌现出以全国爱民模范李金慧、岳兴滨,一等功臣、指纹破案标兵孙建勇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极大地提升了公安机关形象,促进了队伍建设和管理。
  五是群众满意度和科学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在2009年度的全市行风评议和综合考评中,13个县市区(分)局全部进入了前六名行列,市公安局在执法部门序列中名列第一,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先进单位”。
  记者:这么短的时间里,我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如此明显成效实属不易。站在新起点,我市公安机关又确立了什么目标?
  匡兴华:历经“三年争先创优规划”的锤炼,我们形成了“居弱图强、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德州公安精神。在“三项建设”中,我们凭着这种精神,更是叫响了“经济欠发达,但精神不能欠发达;工作条件落后,但工作标准不能落后”的口号。下一步工作中,我市公安机关将继续按照上级统一部署,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硬的措施,努力把执法规范化建成样板示范工程,推动我市公安机关工作和队伍建设全面发展和进步,以实际行动“干在实处、干出实效、走在前列”,让党委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本报记者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努力把执法规范化建成示范工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法制】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