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蔬菜基地里的“说明会”
  7月24日,庆云县东辛店镇万亩品质蔬菜的大棚里,20多名菜农围着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发明人、山东省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世明教授,聚精会神地听着他讲解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奥妙”。
  “反应堆,是个宝,省了化肥和农药。坐果多,上市早,产量能把三成超。既增收,又环保,大家都说技术好!”张教授的一段顺口溜不但逗笑了在场的所有人,而且直接点出了秸秆生物反应堆的特点。
  “张教授,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原理是啥,都需要哪些原料呢?”东辛店镇大李村村民李在生急切地问道。
  “秸秆反应堆生物技术又称二氧化碳缓释富氧秸秆发酵技术,就是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作物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矿质元素、有机质等,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的农产品。也就是说,这项技术就是把我们平时焚烧掉的植物秸秆、树叶等通过发酵,使它们转化成蔬菜、瓜果所需要的二氧化碳,同时,发酵过程中还能为土壤提供大量的热量,使地温保持四季平衡。”
  “如果俺的蔬菜大棚应用了这项技术,会不会提高大棚种植成本啊?”站在一旁的张胜强担心地问道。
  “这个你放心,应用反应堆技术,不仅能给你们节约50%的化肥投入,而且能让瓜果蔬菜提早上市15至20天,收获期还能延长30天以上!”
  “化肥投入少了,怎么更能增产呢?”菜农李朝阳满脸疑惑地问道。
  “其实,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不足时,蔬菜、瓜果就会生长缓慢。秸秆生物反应堆‘生产’出的二氧化碳,不仅可以替代肥料,而且环保无污染。”张教授耐心地讲解道。
  “张教授,照你这么说,如果俺应用了这项技术,正好就和现在的‘节能减排’结合起来了吧?这样的话,俺也赶上时代的潮流了……”菜农王振清的几句话让现场的气氛再一次达到了高潮。
  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照到了头顶,但菜农们的热情不减,还在继续向张教授请教着……  □董建泽 齐建璋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蔬菜基地里的“说明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5 版:新农村】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