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从“小处方”学习“大作为”
  1月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会上,一位名叫王争艳的社区医生受到广泛关注。她25年坚守在基层岗位,多年来坚持给病人开 “小处方”,这在 “看病贵”成为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今天,无疑具有 “提神醒脑”的意义。
  王争艳的 “小处方”反映的是崇高的职业精神。医者之仁,不仅在于尽心竭力救死扶伤,而且在于对患者一视同仁,让病人花最少的钱看好病。“看病贵”现象严重,暴露的是一些医疗机构和医生不是以人为本,为患者着想,弘扬医务工作者的大爱精神,而是追求经济收益,其职业道德与王争艳相比可谓高下立判。
  王争艳的 “小处方”说明了基层成材的大道理。从同济医科大学毕业的王争艳,在基层医院默默耕耘25年,多年坚持开 “小处方”传为佳话,这对眼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有益启示。大机关、大单位固然条件好,但真正能够锻炼人才的地方,是像王争艳工作的社区医院那样的基层岗位。基层有火热的生活,基层有群众的需要。只要有一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红心,有一身过硬本领,像王争艳一样立足基层,何愁不能有大作为?
  王争艳的事迹为解决 “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提供了一个现实的蓝本,让人们看到了医疗服务行业纠偏的希望。同样道理,其他行业以王争艳为榜样,妥善处理工作生活中“大”与 “小”的关系,悉心维护群众利益,社会就一定会更加和谐,更快进步。  □李代祥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从“小处方”学习“大作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新闻视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