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
产业聚集效应显现区域合作日益紧密



  图1: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效果图
  图2:紧锣密鼓建设中的新区商务区基地。
  一份 《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首次公布了天津滨海新区2270平方公里的规划布局。规划提出了天津滨海新区实施“一核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的发展策略。其中的 “一核”,即指天津滨海新区的核心区——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
  充满活力的宜居新区

  超前谋划,抓住先机,率先发展,这是塘沽区各级领导常说的一句话。塘沽区区长张家星这样定位中心商务区:“我们要把这个区域建设成为天津最活跃的经济区、最引人注目的标志区、最宜居的新区。”
  从中心商务区规划中,笔者了解到该区域由五个板块组成,即于家堡金融区、响螺湾商务区、解放路和天碱商业区、大沽宜居生活区及蓝鲸岛生态区。于家堡金融区位于海河北岸,东、西、南三面环水,区域规划面积3.86平方公里,建筑面积950万平方米,将重点建设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创新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及金融配套服务中心;响螺湾商务区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主要规划建设外省市和中央大企业驻滨海新区的办事机构、研发中心和商务办公设施;解放路是塘沽原有的商业中心,新增加的天碱商业区将重点建设高端商业设施;大沽宜居生活区将以河景高端住宅为主,包括原有老居民的还迁住房以及为商务区建设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蓝鲸岛生态区将以打造生态环境为主,包括高档会馆、俱乐部的建设。
  逆势而上的建设速度

  笔者了解到,按照规划,建成后的中心商务区的景观资源将非常丰富,三面临海河,东侧是占地面积1.28平方公里的蓝鲸岛生态区,北面毗邻城际车站公园以及紫云公园,中央大道作为景观贯穿其中,并布置数十块上万平方米中央绿地。大沽生态宜居新区在海河南岸,这里主要作为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居住区。中心商务区规划有三横两纵5条地铁线;中央大道从半岛内穿过,连接市区与滨海新区;半岛内建设有6座海河开启桥连接响锣湾、蓝鲸岛、东西沽居住区等;京津高速城际铁路直达于家堡金融区,将来从北京到天津滨海新区终点站只需45分钟。
  于家堡金融区的城市景观、地下空间、区域交通等规划设计,由世界顶级事务所联合完成。为了避免建筑风格的不协调,起步区12个项目的建筑由9位国际知名设计大师组成的团队统一设计,保证建筑各具特色又协调统一。如今在于家堡金融区,曾经破旧的平房已陆续拆除,原来的居民将陆续搬入漂亮的还迁楼;大大小小14个小化工厂也将全部拆除。一个个小渔村即将被一座座现代建筑与片片整齐的绿地所取代。385米高的富力大厦,358米高的中钢国际广场,330米高的中海外大厦和其他建筑,将构成商务区的城市天际线。
  多个层面的强大支撑

  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的建设启动始于3年前,当时有观点认为,天津推进商务区建设为时过早,毕竟CBD的形成需要很强的条件,既是政策推动的结果,更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笔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从事城市品牌研究的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白长虹。
  “CBD的形成至少需要三个层面的条件。首先是产业聚集相对明显,其次是区域合作日益频繁、区域影响力日益扩大,第三是被跨国公司纳入全球布局的支点。从目前看,天津这三个条件都已具备。”此言不虚。目前,滨海新区以丰田汽车为龙头,聚集了9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以空客A320总装项目为龙头,聚集了20多家世界一流的航空配套企业;以百万吨乙烯为龙头,聚集了一批化工新材料企业。不仅如此,在金融领域,总规模各达200亿元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和船舶产业投资基金、20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18家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以及占全国总量比重约为20%的融资租赁业务,使天津金融业发展步伐更加稳健。
  在区域合作方面,天津通过大力推进海港和空港建设,进一步巩固了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地位。天津港2008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56亿吨,成为中国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五的大港口。4月份,天津机场和中货航实现合作,初步建成以东北亚为龙头、欧美为两翼的全货运航线网络。此前,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日、韩全货运航线中,天津机场占三北地区市场份额的90%。中货航开通天津飞往欧洲的航线后,将使天津机场至欧洲的货运占三北地区至欧洲全货运航班总量的70%。
  在对外开放上,天津有国家级的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以及去年批准的综合保税区,特别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东疆保税港区已经建成投入运营。这使得天津对外开放程度更高,一些跨国公司将部分总部功能移到天津。除此之外,中科院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等一大批国际级研发中心和创新平台落户天津,也为CBD在吸引高端人才上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康华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产业聚集效应显现区域合作日益紧密
  本文所在版面
【第 5 版:津济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