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前夕,由省妇联、省民政厅、省军区政治部主办的山东省第七届 “十佳兵妈妈”评选活动揭晓。庆云县庆云镇赵蜡台村的刘凤兰光荣当选,并被授予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刘凤兰谈起她的军属生活感触颇深:“拥军不是凭一时激情,而是每时每刻都要全身心投入。”
“我只有做一盆火,才能给他一份热”
30多年前,刘凤兰嫁给了在解放军某部服役的王海新,成了军嫂中的一员。当初,他们确定恋爱关系时,曾遭到亲朋好友的反对。身为小学教师的刘凤兰却朴实地认为:军人本来就奉献了很多,理应得到理解和支持,更需要妻子为他们承担家庭重担。于是,她顶着种种压力,义无反顾地嫁给了军人。
婚后的生活使她深深体会到了做军嫂的不易。与丈夫聚少离多不说,家里的大事小情全压在她一人身上。要像男劳力一样揽下家里的重活,要像女儿一样照顾生病的老人,孩子半夜发烧时,则要独自送到医院……而在她写给丈夫的信中,却从未提过一个苦字。每次到部队探亲,她总是帮战士们拆洗被褥、缝缝补补,跟他们谈心,帮他们解决困难,非常有人缘。
后来,为支持丈夫,她不得不放弃了深爱着的教育事业,做了一名“专职”军嫂。她说:“嫁给军人我从没后悔过。我只有做一盆火,才能给他一份热!”
“家里事知道得越少,你就飞得越高”
孩子长大后,刘凤兰把两个儿子都送到军营。为支持儿子的工作,她隔三岔五给儿子写信,嘱咐他们在部队好好表现,还经常向儿子谎报平安。2004年春,转业后在地方工作的丈夫突发脑血栓,治病花了十几万元。为补贴家用,刘凤兰每天给镇上的毛衣厂加工毛衣,一天能挣七八块钱。期间,她又不慎摔伤了脚,医生让她卧床休息。可作为一家之主的她,既要照料丈夫,又要伺候90多岁的婆婆,卧床休息对她来说成了奢望。可儿子一来电话,57岁的她就单腿蹦着接电话,对家里的困难却只字不提。
事后,当儿子从亲戚口中知道这些情况时,哽咽着问母亲: “这是为啥?”刘凤兰却笑着说: “家里的事你们知道得越少,你就飞得越高!”
“我的军属缘,这辈子完不了”
对于她的鼓励,儿子铭记在心,也不负众望。大儿子在参军16年里先后11次荣立三等功,20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个人,30多次在全国、全军各类大赛中获奖,还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二儿子参军后也是屡次受到嘉奖,喜报频传。30多年来,刘凤兰从昔日军嫂,变成了今日的“兵妈妈”,可拥军情结从未改变。除了自己两个当兵的儿子,她还先后动员本家族的7个晚辈参军。有人开玩笑地问她,是不是想把她家变成 “军人世家”,她笑呵呵地说: “我的军属缘,这辈子永远完不了!”□本报记者钟伟 本报通讯员张秀葵 杨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