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李爱民:小发明破解施工难



  图1:李爱民在使用“万向管道组装机”安装管道。
  图2:李爱民(左一)向工友讲解机器构造和使用方法。
  在宁津县路家沟污水管网工程管道组装现场,一台全身钢铁的“机器人”正在认真工作。它伸出“手臂”把一节4吨多重的排污管道稳稳地对接在管网上。
  这台机器的全称是 “万向管道组装机”,它的发明人是42岁的宁津县建设局普通工人李爱民。修理工出身的李爱民曾到天津钢厂学习,后来在宁津多家维修厂当过维修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0年,他迷上了吊车,专门研究了液压传动系统,这为他研制“万向管道组装机”打下了基础。
  今年3月,宁津县污水管网工程路家沟段全面开工。工程采用了过去从未在该县使用过的直径1.5米的企口管道,这种管道重量大,在企口处装有止水胶条,组装难度大,在鲁北地区也很少使用。按照以往的施工经验,采用拉链和千斤顶组装,劳动强度大,安装效率低,胶条也常被挤坏,10个人,一台吊车,一天只能安装二十几个管道。爱钻研的李爱民把此事记在心里,他利用业余时间测量管道地基的宽度,管道硬度。工友们听说他要造一种新机器,纷纷摇头。“别闹了,你能造机器?”“请了三四个工程队都没干成,你能行?”面对大家的质疑,他没有一声辩解。经过4天的努力,他组装起了“万向管道组装机”,一堆铁疙瘩在他的手中活了起来。这个相当于机器人的组装机,用电力作为动力,伸向前面的两根液压顶杆就像两条手臂,把管道牢牢抓在手里,后面的两根液压顶杆就像两条腿,扎在地基上,为推动管道提供力的支点,还可以通过调整液压杆的高低,使机器左右摆动,把角度不正的管道调整好,并且机器可以适应所有1米到2米不同直径的管道,最大推力达到60吨。
  机器装好抬到工地上,第一天就组装了60多节管道,比过去快了两倍,工人少用了4个,管道破损率下降了一半。大家纷纷向李爱民竖起大拇指,宁津县建设局工程负责人司庆营说:“这机器解决了工程中的大难题,保证了工程可以按期完成。我们查遍了各种教科书和网络,都没有发现这种机器,现在我们正在积极申报专利。”看着正在工作的“机器人”,李爱民又开始琢磨了:“现在它还是个半自动,我想把它改成全自动自走式,那样它的作用就更大了。”   □孙久生 李晓东 陈书敏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李爱民:小发明破解施工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5 版:城市·社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