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共同建设和平之海友谊之海
——胡锦涛主席出席庆祝人民海军成立六十周年海上阅兵活动纪实
作者:新华社青岛4月23日电
  在人民海军迎来60华诞之际,4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海滨城市青岛,出席庆祝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
  港城花团锦簇,黄海波飞浪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一艘艘战舰整齐列阵,官兵雄姿英发,迎候军委主席检阅。来自五大洲29个国家的海军代表团、14国海军21艘舰艇汇聚黄海,共贺中国海军华诞。
  1949年4月23日,伴随着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的胜利凯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宣告诞生。60年来,人民海军在党的指引下,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初步发展成为一支多兵种合成的现代海上防御力量,在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维护海洋权益、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时许,胡锦涛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陈炳德等陪同下,来到青岛奥帆中心码头。
  停靠在码头的“石家庄”号阅兵舰,按照海军最高礼仪悬挂满旗,国旗、军旗迎风飘扬,身着洁白礼服的全舰官兵在甲板整齐列队。12时10分,胡锦涛主席检阅海军仪仗队后登上阅兵舰。
  12时15分,阅兵舰犁开银白色的航迹,驶向大海……
  此刻,接受检阅的25艘中国海军舰艇在阅兵海域编队完毕,31架中国海军各型战机在跑道上振翅欲飞……
  14时20分,胡锦涛主席等在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海军政治委员刘晓江的陪同下,登上检阅台。海上阅兵总指挥吴胜利报告:“主席同志,受阅部队准备完毕,请您检阅!”
  “开始——”胡锦涛主席一声令下,整装待发的受阅舰艇在激昂的《分列式进行曲》中,破浪驶来。
  首先接受检阅的是“长征6”号核动力潜艇,在它的带领下,“水下先锋艇”等其他3艘潜艇逐一通过阅兵舰。
  胡锦涛主席的问候声和受阅官兵的口号声,汇成一股股声浪,在海天间回响。庄严的检阅,殷切的期望,化成巨大的力量,在水兵胸中激荡。
  耕波犁浪,气势如虹。由“沈阳”号导弹驱逐舰等5艘舰艇组成的驱逐舰兵力群,由“舟山”号导弹护卫舰等7艘舰艇组成的护卫舰兵力群,先后通过阅兵舰。这次海上阅兵展示的中国海军舰艇和武器,全部为国产装备。
  海上的精彩还在继续,空中的乐章已经奏响。警戒机、侦察机、歼击机、歼击轰炸机、舰载直升机编队依次临空。各型战机和水面舰艇的轰鸣声交汇成一曲雄浑的海天交响。歼击轰炸机发射出72枚红外干扰弹,如同节日的礼花在海空绽放;救护直升机拉出红、黄、蓝三色彩带凌空飞舞,把海上分列式推向高潮。
  搭载着260名海军陆战队员和两架直升机的 “昆仑山”号船坞登陆舰,宛如一座移动的海上城堡劈波前行。身披海洋迷彩的8艘导弹快艇犁开朵朵浪花。
天空战鹰呼啸,海上战舰驰骋,水中蓝鲸蹈海……波澜壮阔的海上分列式,充分展示了人民海军和平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时代风采和致力于建设和谐海洋的坚强决心。
  14时45分,海上阅兵式开始。
  远涉重洋前来参加庆典的俄罗斯、美国、印度、韩国、巴基斯坦、新西兰、新加坡、泰国、法国、孟加拉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墨西哥等14国21艘军舰悬挂满旗,以作战舰艇、登陆舰艇、辅助船、训练舰的先后顺序,按吨位大小,以中国海军“西宁”号导弹驱逐舰为基准锚泊成一列,在蔚蓝色的大海上构成一道壮美的风景,不同肤色的各国海军官兵在各自舰艇左舷列队,接受胡锦涛主席的检阅。
  国际舰队检阅,是海军这一国际性军种特有的海上礼仪活动。参加此次海上检阅的外国舰艇中,有将近一半曾访问过中国。它们见证了中国海军致力推动建设和谐海洋的不懈努力。
  阅兵舰驶过,值更官的哨声响起,各国海军军官整齐地向阅兵舰举手敬礼,水兵同时向阅兵舰行注目礼。
  阅兵舰鸣笛还礼,胡锦涛主席热情地向受阅各国舰艇官兵挥手致意。
  军舰是流动的国土。作为和平的使者,人民海军先后派出40多艘次军舰访问了30多个国家,与10多个国家海军举行过双边或多边演习,接待了30多个国家的200余艘次舰艇访华。
  15时10分,阅兵舰缓缓驶过墨西哥海军“夸乌特莫克”号风帆训练舰……在 《友谊地久天长》的悠扬乐曲中,气势宏大的海上阅兵圆满结束。
  (新华社青岛4月23日电)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共同建设和平之海友谊之海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