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一腔赤诚映晚霞
——记武城县中老年艺术团团长李际华
  在武城,有个文艺明星李际华。说他是明星,是因为县里许多重大活动都有他和他组建起的武城县中老年艺术团参与,并经常在电视上露面。
  李际华组建艺术团,事起偶然。2007年夏天,他和老伴去济南看望在省委机关工作的儿子。晚上到小区广场上纳凉,听到一阵阵嘹亮的歌声。走近一打听,原来是小区里自发组织的一支中老年合唱队在表演。虽说是业余的,但人们都唱得带劲、认真。李际华凑上前去,不自觉地跟着唱了起来。同时,他萌生了回去也组织了一个合唱队的念头,一来可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二来也有益于中老年朋友的身心健康。
  李际华把想法和几个朋友一说,大家都表示赞成和支持。李际华当时是县招商局局长,工作繁忙,组织合唱队是业余工作,只能忙里偷闲。他不怕事多活累,发挥在机关工作熟人多、人缘好的优势,抓紧找同事、朋友、熟人做联络动员工作。不久,县城升平广场便出现了一支中老年合唱团,每晚大家在李际华的组织下,一起学唱、演唱,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围观。渐渐地,围观的人开始加入进来。越唱人越多,越唱越爱唱,越唱越会唱。团员由开始的十几个人发展到100多人;活动时间由起初的每周一三五逐渐变成了天天唱。大家觉得通过唱歌,心情好了,体质强了,家庭和睦了,也变年轻了。永安诊所张医生的老伴胥大姐天生一副好嗓子,可活了60多岁,一直没有施展的机会。参加合唱团以后,她天天都很开心,觉得浑身的病也好多了,糖尿病的4个 “加号”变成了1个。张医生很受感动:“我开诊所治不好老伴的病,唱歌倒给唱好了。”
  李际华不满足于小有成就,他要打造一支具有专业水平的艺术团。2007年底,他从单位退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项既没有上级领导催办,又没有私利可图的事业上。在他人格魅力的感召下,一批懂艺术的专业人才纷纷投奔。原县评剧团曾一度辉煌,后来解散,一蹶不振。李际华找到评剧团的老团长和几个骨干演职员谈心,动员他们参加艺术团。大家被感动了,振作精神,加入了艺术团。两位70多岁的退休音乐教师也加入了乐队,在职的县中学音乐教师课余时间来指导和伴奏,原京剧团的教师担任指挥。李际华凭着一股不怕磨破嘴跑断腿的精神,又解决了演出场所、乐器、设备、服装、道具等方面的难题。艺术团不收团员一分钱,团里一切费用都是李际华一个人想办法筹措,仅手机话费一个月有时竟高达数百元。为置办乐器和演出服装,他个人已垫付资金1.5万余元。每次演出、排练,李际华总是忙前忙后,给团员们下通知、察看演出场地、搬运器材和道具,安排化妆、摄影、录像……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休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组团一年半的时间,艺术团不仅演唱了几十首优秀传统歌曲和戏曲选段,而且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学唱和表演了《奥运2008》,声援抗震救灾的《选择坚强》《一定会赢》,配合全县四德工程建设的 《道德歌》《想起老妈妈》等等,并多次参加市、县组织的大型演出和重要文化活动。市“关工委”领导观看了艺术团身着统一制作的红军服演唱的《长征组歌》表演后,称赞他们为全市关心下一代,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带了好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艳华在观看该团的演出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武意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腔赤诚映晚霞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7 版:文体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