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德州改革开放30年十件大事
  

实施引黄工程 建设平原水库 确保德州市用水安全  

  德州市十年九旱,以旱为主,水资源短缺一度严重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甚至大旱时居民用水都要靠铁路部门向德州运水解决,成为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最大“瓶颈”。自上世纪70年代初建成潘庄、李家岸引黄灌区以来,滚滚黄河水流入德州,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30多年来,我市除每年投入4000多万元开展引黄清淤、保障引水畅通外,还不断对两大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全市累计投资2.15亿元,衬砌总干渠、干渠100余公里,新建和维修建筑物200多座,完成堤顶硬化和两岸绿化150公里,使两灌区基本实现了渠道衬砌化、堤顶硬化和两岸绿化,极大提高了灌区效率,改善了灌区面貌。为解决高亢、偏远县市的引黄用水难题,又先后建设了从聊城位山灌区向夏津调水的引位入夏工程和从滨州簸箕李灌区向庆云调水的引滨入庆工程,目前正在建设从济南邢家渡灌区向乐陵调水的引济入乐工程,全市七线引黄水网体系即将形成。30年来,德州市年均引黄15亿立方米以上,引黄灌溉由50万亩发展到了600余万亩,全市粮食总产由10.77亿公斤增加到55.2亿公斤,增长5倍,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特别是1980-1995年德州连续15年大旱,却连年丰收,引黄水网功不可没。
  为实现黄河水的丰蓄枯用,同时解决居民生活和重点工业用水问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市大力实施“千百十”平原水库工程,即县有千万方水库、乡镇有百万方水库、村有十万方水库。到目前,全市已建成丁东水库、严务水库、小店水库、勾盘河水库、丁庄水库、宁津水库、平原相家河水库、夏津水库、乐陵杨安镇水库等9座大中型水库,禹城李三尖水库正在紧张建设。齐河、临邑、陵县、武城水库均已立项,近期开工。全市水库总蓄水能力达2亿多立方米,调蓄能力达4亿立方米。其中丁东水库库容最大,总库容4800万立方米,总投资2.54亿元,1993年冬开工建设,1997年10月竣工蓄水。自丁东水库修建完成之后,彻底解决了德州城区工业、生活用水紧张状况,德州城区闹“水荒”和居民长期饮用地下水造成的“氟斑牙”现象一去不返。同时,保障了华能电厂等重点工业用水需求。
  按照全市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规划,绝大部分县市区也将以平原水库为源,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让广大农村群众也喝上黄河水。建成水库较早的庆云县以严务水库为水源,使全县30万人民彻底告别了吃苦咸水的历史。通往庆云水库的路口,有一过街牌坊,上面写着“告别千年苦水,迎来万代甘甜,苦水区人民感谢党。”这是庆云人民的心声,也是全市人民的心声。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引黄工程和平原水库建设必将更好地造福德州人民,为“实现新崛起、建设新德州”谱写出新的篇章。


1995年撤地设市德州发展步入快车道


  在美丽的鲁西北平原上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德州。德州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的美誉,是连接华北、华东的重要交通枢纽,是一座历史悠久、充满活力的发展中城市。
  时值1994年12月17日,是德州历史上一个不平常的日子,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德州地区和县级德州市,正式设立地级德州市。从此德州在历史上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撤地建市的步伐,德州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诸多事关民生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大批大中型现代化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撤地设市后的累累硕果。
  综合经济实力倍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越来越好。2007年全市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人均超过2万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达到1335亿元,实现了五年翻两番的目标,利税过亿元的企业达到41家;科技创新成效明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4%。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2件,中国名牌产品20个。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80%以上。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连续两年下降,节能降耗和节约集约用地取得积极成效。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市、县属企业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完成。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不断深入。财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市县财政体制进一步理顺。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南融北接”战略顺利实施,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德州,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申办成功。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老城区改造步伐加快,铁西开发顺利推进,河东新城建设大见成效。先后新建改造了30多条城市主干道和100多条小街小巷,实施了锦绣川、长河公园等景区工程建设。城市环境综合评估进入全国50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农村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社会事业有了新发展。科技创新成效明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4%。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有效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城乡低保制度全面建立完善,保障资金全部落实到位,19.7万城乡困难群众历史性地得到长期化、制度化保障。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深入扎实,蝉联三年获山东省双拥模范城。农村五保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先后投入资金1.1亿元,改造和新建敬老院130处。农村社区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由试点探索转入全面推进。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得到完善,防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区划调整、边界、地名管理稳妥推进。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不断加强,社会福利、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成绩,农村低保和廉租房制度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党的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市居民由贫困到温饱,由低水平小康到全面小康迈进,生活质量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2008年上半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0.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6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95元。撤地设市以来,市政府坚持以改善民生为己任,每年办好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十件实事”。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把握前所未有的机遇,撤地建市以来,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带领着勤劳奋进的德州人民已走过13个春秋,他们将更加坚定从容地阔步向前!


1998年开展“解放思想、放开搞活、加快发展”大讨论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民营经济成亮点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高度重视发展民营经济,审时度势,抢占先机,大力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全市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成为全市国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
  翻看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史,每一次大发展无不伴随着思想的大解放。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之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办、村办、联办、户办四个轮子一齐转,户办、联办为重点”的工作思路,逐渐在全市掀起了大上乡镇企业的热潮。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人们的思想还处在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经济的认识阶段。理论上的突破,要指导实践,必须要从思想上紧跟。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历史实践不断证明,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不断推动事业发展、社会进步。1998年我市开展“解放思想、放开搞活、加快发展”大讨论,市委、市政府把民营经济提升到“第一增长点”的战略高度,作为实现德州经济超长发展和跨越前进的突破口,在思想发动、领导力量、政策方针、环境优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集中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全市叫响了“发展是硬道理,欠发达是最大的实际,加快发展是最大的政治”三句话,层层举办读书会,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大规模组织外出参观学习,为做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披红戴花,使劳动致富光荣、个体纳税有功的观念深入人心,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转入新世纪,全市上下围绕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凸现民营经济的发展地位,把民营经济列入了全市经济发展的“天字号”工程,2007年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把“民营推动”列入了全市五大发展战略之中,掀起了新一轮全民创业高潮,民营经济在全市科学发展、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的事业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为了促进民营经济的快速膨胀,改变“群山无峰”的局面,我市不断加强对民营经济的组织和领导,制定科学合理的方针政策,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做大做强的积极性。全民创业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推动一个地方发展振兴最根本的原动力。为充分调动群众创办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市委、市政府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民营经济主战场,每年选派万名干部驻村帮扶,迅速扩大了民营经济发展主体。为便于千家万户参与的特色产业,实行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规划、一套政策、一套考核办法的“五个一”工作法,构筑起了小企业、大群体,小商品、大市场的特色经济发展格局。
  在民营经济发展上档次、上水平的关键时期,我市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若干规定》,各级各部门更新观念,转变职能,改善服务方式,想民企所想,办民企所需。经过多年发展,信用担保、创业辅导基地、公共技术服务、信息咨询、法律援助和企业家培训六大服务平台建设成效突出。截至目前,全市担保公司总注册资金12.7亿元,累计为1.2万个项目提供担保贷款150亿元;创建省级创业辅导基地达到1家,市级20家;创建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达到6家,市级12家;中国中小企业市、县分网实现全覆盖;通过与国内知名高校举办企业家高层培训17批次,近万人。针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及时出台 《德州市中小企业促进办法》,落实市财政每年200万元的民营经济发展基金,积极引导各级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全民创业、培植骨干、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园区建设、结构调整、品牌培育、战略合作等实现了新的突破。


1998年启动建设德州经济开发区 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平台


  1998年,乘着十五大的春风,德州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确定在市区东部的宋官屯镇启动建设德州经济开发区,并提出明确奋斗目标,即“三年见雏形,五年成规模,十年建成现代化新城区”。10年来,德州经济开发区的干部群众用创业的艰辛劳动,投身到“大有希望”的开发建设中,从胜利走向胜利,创造了德州发展史上的奇迹。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0年来,开发区项目从少到多,企业从小到大,效益从低到高,速度不断加快,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08年,全区预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0亿元,比1998年增加99.34亿元,年均增长165%,是建区前的152倍;财税收入预计达10亿元,比1998年增加9.96亿元,年均增长174.5%,是建区前的263倍,无论是规模、速度,还是效益、后劲,开发区都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10年来,开发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入区项目累计达685家,总投资512.8亿元;建成投产企业470家,总投资317.6亿元。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开发区。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10年来,开发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靠内资启动,借外力发展”,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资金38亿元,修建道路54条,总计252公里,硬化路面41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86万平方米,铺设各种地下管线402万米,实现了区内“九通一平”,初步具备了接近国际水准的企业生产经营条件。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建成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9000元,有的村超过万元,人均增收6000多元,比建区前翻了近两番。建筑、运输、商贸服务和务工经商等方面的收入占到90%以上。
  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10年来,开发区坚持大力实施“区域形象战略”,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完善管理体制,提高办事效率,打造“五个环境”,形成了客商云集、项目聚集的“洼地效应”,叫响了开发区的“环境品牌”。
  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10年来,开发区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先后有60余个机关、企业、乡镇、村庄和100余人次被评为国家、省、市级先进单位和个人,德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被省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省级文明机关”。2007年,被评为山东省“科学发展示范区”、“对外开放先进区”、德州市利用外资工作“先进县市区”。在全省145家省级开发区综合评价中,列第十一位;在西部79家省级开发区综合评价中,列第二位。
  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德州经济开发区已成为鲁西北的一颗璀璨明珠。德州经济开发区已经唱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主旋律,已经把“创新、创造、创业”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行……


2000年德州学院专升本开辟德州高等教育新天地


  2000年2月教育部批准德州学院建立,这一年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从师范专科学校的建立,到德州高等专科学校,再到德州学院,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德州学院30年跨越了三大步,并一举结束了德州没有本科教育的历史,实现了德州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
  人才是建设小康德州的基础工程,而多年来人才的缺失成为制约德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鲁北大地建立属于自己的大学,成为市委、市政府和560万德州人民的迫切愿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院人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打动教育部专门为德州高等专科学校由专科升为本科召集评审委员会,并于2000年2月在广州顺利通过评审,德州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德州学院。
  建院8年来,学院人不辜负全市人民的重托,始终保持解放思想、艰苦奋斗、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坚持走“教学立校、科研强校、服务活校”的办学方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可喜成就。不仅建立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队伍,而且大力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为社会培育优秀的建设者。
  8年来,引进培育博士研究生72人,硕士研究生400人,正在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人员160余人,建成两个省级重点学科,科研水平连年提高,科研成果影响力位居全国200所同类院校前10名。
  在学生培养上,坚持高考研率、高就业率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中获得一等奖,成为我省4个获得一等奖的高校之一。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中,我省只有德州学院获得一等奖;在全省各类才艺和科技文化创新比赛中,获得大面积丰收,成绩位居全省27所本科院校前列。考研率一直在30%以上,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2008年就有916名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在全国和全省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2005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研讨会在德州学院召开,2006年在全省同类院校率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今年的新建本科院校研讨会上,德州学院的人才培养工程,又一次得到全国同行的高度评价和热切关注。2007年国内评审专家认为德州学院是近年全国发展最快的123所高校之一。
  为德州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小康德州服务,是德州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正在实施《服务德州行动计划》,已与11个县市区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在农业育种与产业开发、纺织工程、化学工程、食品检疫、地域文化研究、文化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已全面展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认可。下一步,德州学院还要继续加深各方面的合作,为德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目前,德州学院确立了“内涵发展为主、适度扩大外延,以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为突破口,尽早建成德州大学”的发展目标,把学院推向更高的平台,参与更广阔的竞争,向着全国同类院校一流水平迈进。


2002年以来全市推行农村党员干部星级化管理 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巩固和加强


  巩固和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关键是要强化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核心在于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找到一条农村干部和党员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的新路子,2002年以来,市委在总结平原县经验的基础上,确定对全市农村“两委”成员、村文书、计生主任、群团组织负责人、村民小组长和农村党员实行星级化管理,把农村党员干部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这一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合力。
  农村干部党员星级化管理,就是本着实际实用、易于操作的原则,以工作实绩和贡献大小评定星级,依据星级等次确定报酬和奖惩,建立起责权利相统一、运作规范的管理机制。根据农村干部、党员不同岗位特点和实际情况,将其工作目标和职责具体化,对农村支部书记实行“八星级”目标管理制,对其他村组干部、党员实行“五星级”目标管理制。星级管理与经济、政治待遇挂钩,每年从各级财政拿出专项资金,按村组干部星级高低发放星级津贴。工作连续受上级表彰的,要加星;出现失误或群众评议不合格的,要停止晋星、降星或撤销全部星级。考核达不到一定星级的村组干部予以诫勉;对评议达不到二星级的党员,要亮“黄牌”警告,限期整改。为确保这项工作顺利进行,市里建立了目标管理、考核评议、激励约束、待遇保障、选拔任用、日常管理等六项保障机制,采取了分级管理制、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改革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低星级农村干部党员帮扶、基层组织建设重点管理、教育培训、档案管理等七项配套措施,使这项工作不断深化和发展。
  “看看得了几颗星,工作好坏自分明”。星级化管理为农村干部、党员带来了压力、激发出了动力,开创了我市农村党建工作的新局面。通过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保持了农村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全市支部书记调整比例由过去每年10%下降到2%;通过民主评议、考核定星,激发了农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全市有60%的农村党员、干部成为致富能手,近50%的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创建了企业,带领帮助近10万户农民创业致富;通过建立系统的规范管理、监督约束和关爱激励机制,实现了基层党组织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为党员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提供了平台,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这一做法得到了中组部充分肯定,并在全省予以推广。


德州实现村村通油路通客车 树起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的一面旗帜


  2003年以来,我市连续多年将村村通油路通客车“双通”工程列为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的十件实事之一,至2008年底,全市共计投资30多亿元,其中争取上级无偿补助资金15亿元,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6万公里,建设大中桥梁600多座,新建农村客运站54个、乡镇发车场70多个,新增和延伸农村客运线路456条,投放通村客车1000多辆,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油路通客车,彻底解决全市8000多个行政村、400多万农民群众的出行难问题,形成农村交通建设的“德州模式”和“德州速度”,被交通运输部誉为“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的一面旗帜”。德州公路密度跃居全省第一,创造了“发展中地区的发达现象”。“村村通工程”是继土地改革、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给农村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第三次革命。社会各界称其为“带来农村革命性变化和建设小康德州的世纪工程”。
  德州农村交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只用了短短五年时间。在2003年前,全市面临的是这样的现实:80%的人口在农村,90%的土地搞农业,但是有70%的行政村未通油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机动车进不来,农产品出不去,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影响了全市发展大局。要兴市,须富农,要富农,先修路。修路,成为农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也是历届德州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因财力等因素制约,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公路建设步伐。
  2003年3月31日,德州抓住中央和省实施农村公路改造的重大历史机遇,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公路改造工程。5月16日,山东省农村公路工作会议在德州召开,总结推广德州经验,正式拉开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序幕。会后,全市上下迅速掀起了波澜壮阔、百舸争流、大干农村公路的热潮。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农村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书记、市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办公室设在市交通局。由于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管理难度前所未有。为了将好事办好、实事办事,市交通局独创了“市县两级业主负责制”,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了“五四三”的管理制度,即:全面落实两级业主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质量责任终身制“五项制度”,严把原材料、施工工艺、施工工序和试验“四个关口”,实行规划设计、技术标准和检测验收“三个统一”,德州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全面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2003年10月9日,德州市又及时启动村村通客车工程,农民群众“出门柏油路,抬腿上客车”的梦想变为了现实。
  今日的德州农村,让初来乍到者赞叹,让久别重逢者惊叹:一条路就是一条经济走廊,一条路就是一幅文明画卷,一个个曾经闭塞落后的村庄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农村与城市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农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农业文明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境界。2007年,德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058元,比村村通前的2002年翻了一番。全市农村近年新增各类运输车辆20余万辆,大批农村剩余劳力外出,农产品积压烂掉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乡村集市、贸易、商业、工业日渐活跃,乡村风景美不胜收。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状态明显改观,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平安德州建设成就显著 诸多经验全国全省推广


  2003年12月,市委、市政府以建设全省社会政治最稳定、法治环境最规范、投资环境最优良、人民群众最满意的城市之一为目标,作出了开展平安德州建设的重大决策,并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五年来,全市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政治性案件、突发性群体事件、重大治安灾害事故等持续下降,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不断攀升,11个县市区全部进入全省平安建设先进行列,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坚持抓信息争主动。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信息预警处置机制,注重从源头上防范和解决影响稳定的问题,确保了苗头早发现、工作早到位、矛盾早解决。五年来,全市共收集预警信息18612条,化解不安定隐患6085件,有效避免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坚持抓排调促化解。不断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积极构筑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格局。全市建立县级社会矛盾调处中心13个、基层调解组织8623个,拥有调解人员27089名。五年来,共调解各类纠纷41971件,调解成功率达97%。
  坚持抓打击促防范。毫不放松地抓好严打整治斗争,适时组织开展“打霸治痞”、打击“两抢一盗”等专项活动,始终保持对各类犯罪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强化治安防控网络体系建设,控住面、守住块、护住线、把住边、看住点、管住人,严密社会管理,各类刑事案件特别是8类主要刑事案件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97%。
  坚持抓基层夯基础。实施重心下移、强化基层、夯实基础,重平时、重细节、重防范,精心组织开展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深入扎实地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全市涌现出平安乡镇、平安村居、平安社区、平安企(事)业单位4306个,夯实了维护稳定工作的基础。
  坚持抓领导促落实。层层签订平安建设年度责任书,严格实行维护稳定重点工作“责任追究控制线制度”和“一票否决制”,领导抓、抓领导,切实把“第一责任”细化到各个层面、将具体任务落实到各个创建实体,进一步凝聚党政齐抓、全民参与的工作合力,确保了平安建设措施的落实。
  坚持抓创新促提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维护治安、构建和谐的新办法、新途径,乡镇调解中心、信息预警、判前评断、便民诉讼网络、包事家访、综治保卫干部星级化管理等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有力地推进了平安德州建设整体工作上水平、登台阶。全国平安铁路示范路段创建工作现场会、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现场会等40余次会议先后在我市召开。


改造提升老城开发建设新城 2006年德州荣膺“中国人居环境奖”


  2006年8月21日,德州市被建设部评为“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成为首批全国35个获奖城市之一,也是全省西部地区唯一获奖城市。“中国人居环境”是国家设立的表彰城市环境特别是水环境治理的最高奖项。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是国家对我市城建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充分肯定,标志着我市城市环境质量、功能和品位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30年前的德州,市区面积只有10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市民多数居住在几平方米的平房内,几乎没有像样的道路和绿地。改革开放30年,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区面积达到5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50万人,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30.7平方米。
  历史忠实地记录着城市建设前进的步伐。改革开放之初,我市重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工程,形成了良好的城市发展框架。1994年撤地设市后,城建步伐加快。1998年启动经济开发区建设,实施了中心广场建设,大规模道路改造和景区建设相继展开。2003年启动建设河东新城。2004年,新湖风景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6年,新城建设荣获“山东省人居环境范例奖”,德州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成为全国35个获奖城市之一。
  去年以来,我市按照“求精、求强、求特色”的城市发展思路,相继组织了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等一系列研究论证,重视老城改造和实施了一批涉及德州长远发展、关系民生的重大项目、老大难工程,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皇明国际会议中心竣工启用,体育中心初具规模。火车站片区和10多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工建设,长河经济适用房小区基本建成,青年东路等30余条背街小巷整修一新,社会福利中心、两座五星级酒店的开工建设和城区绿化、董子读书台、文化一条街等工程的实施,使城市更加靓丽、更具品位。东方红东路和东风东路两条东延道路的建设,标志着我市向高铁时代迈出重要步伐。
  人造环境,环境造人。随着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环境的优化,广大市民安居乐业,幸福度、文明度不断提升,整个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城市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12月14日,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了2009年市区城建计划,改造提升老城区,建设完善新城区,规划启动高铁新区,初步确定组织70余项重点工程和便民项目,城市整体功能、品位、规模将会有一个大的提升和突破,有力地推动德州经济文化高地构建。展望明天,城市将更美丽,德州将更美好。一座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德州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2007年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德州经济发展实现新崛起


  2007年4月,市十三次党代会把工业强市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战略,奏响了工业发展的最强音。随后,全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工作会议和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现场会的召开,《关于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关于重点培植十五家大企业的十条规定》等文件的制定;培大培强、产业集聚、南融北接、央企合作等重大举措的推进,为工业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全市工业进入了发展速度最快、结构调整最优、运行质量最好、经济效益最高的时期,实现了历史性新突破: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实现新突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25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户数达2721家,列全省西部地区之首。二是培大培强实现新突破。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达26家,过20亿元企业8家。三是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重新确立我市装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纺织服装业、食品工业等四大优势产业和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文体用品等四大新兴产业。八大产业已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四是与央企合作实现新突破。合作项目达21个,已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197亿元,已到位资金20亿元。五是技术创新实现新突破。中国驰名商标达17件、中国名牌产品20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0家。乐陵金麒麟公司通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实现了我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零的突破。预计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均比2006年增长40%以上,分别比1978年增长478倍、419倍、395倍和408倍。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从16.9%调整到55%以上,提高了近40个百分点,工业已成为引领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脊梁和支柱。
  展望未来,全市工业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实施新特优工程,以实现新崛起、建设新德州,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为目标,突出培大培强、集群发展、创新管理和节能降耗等工作重点,努力构筑支柱产业优势明显、骨干企业地位突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新格局。确保五年内工业总资产和销售收入实现“双翻番”,总量和效益“双倍增”。到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126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000亿元、利税400亿元,年均增长18%。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8%左右。


“德州改革开放30年十件大事”提名事件

(按事件发生时间顺序排列)


1、德州盐碱地改造试点推动黄淮海平原开发;

2、1996年起开始举办德洽会德州阔步走向世界;

3、2002年华鲁恒升成为德州第一家上市企业;

4、2003年德州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

5、2007年孟祥斌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6、2007年德州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
7、2007年德州被确定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进入全国最高层次公路运输网络;
8、实施“南融北接”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形成科学发展新亮点。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德州改革开放30年十件大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6 版:学习与探索】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