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地税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并没有问题,关键在明年。”市地税局局长杜筱军一句话点明了当前地税工作面临的形势。他告诉记者,金融危机对地税工作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明年上半年税收工作将面临挑战。
今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全国宏观经济形势“高开低走”的态势越来越明显,作为经济晴雨表的税收工作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市地税局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市地税收入增幅与全国经济形势同步,呈现“高开低走”的运行态势。在这种形势下,全市地税系统积极应对,采取 “稳税基,严征管,重稽查”等一系列措施,保证税收增长。
形势越严峻越要优化服务
一方面是严峻的经济形势,企业经营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是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加大,要保证税收的稳定持续增长。要想在金融风暴中做到“征纳双赢”,实在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但杜筱军语气坚定:“经济形势越紧张,越要坚持依法征税和规范执法、优化服务。”
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纳税人,是德州地税系统一贯坚持和实践的服务理念。尤其是在经济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市地税局立足本职,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经济数据,主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同时,进一步优化对纳税人的服务,明确将9大类、90个涉税事项定为“一站式”服务,减轻了企业的办税负担。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巩固了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惩防体系,使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充分体现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上。
既抱“西瓜”也拣“芝麻”
“全市379户年纳税80万元以上的企业是我们的重点税源。”杜筱军说。今年,他们全面加强了对重点税源的管理,将这379户企业全部纳入了市级监控,组织专人对重点税源企业开展独立评估,依据企业运行和税源变化情况,制定完善管理措施。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面加强税收征管、切实将税源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税收,无疑是最现实的选择。在落实好定期巡查、独立评估、专项检查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地税部门对重点税源积极开展分年度、分行业、分税种预警监控,有效提高了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贡献率。今年1至11月,市级监控的重点税源实现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63.61%。同时,他们加强了对投资1000万元以上重大建设项目的管理,通过健全项目管理档案、实行分级分层和专人专项管理等措施,有效提高了重大建设项目管理水平。今年前11个月,全市在建在管1000万元以上项目255个,入库税款4.21亿元,同比增长55.81%。
抓大不放小,加强零散税源管理。在全市推广了庆云县农村建筑业税收 “链条式”管理的经验,形成合法规范、严密有效的农村建筑业税收管理模式。截至11月底,全市农村建筑业已实现地税收入2668万元。进一步推进二三产业剥离工作,1至11月,全市新完成剥离企业64户,累计完成剥离企业123户,实现地税收入5939万元。继续加强二手房管理,1至11月,市区二手房税收完成843万元。全面完成微机定税工作,在认真进行典型调查和测算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程序规范、核定公平、定额公开的原则,开展税负核定,全市实行微机定税30624户,月定税总额591万元,较原定税额增长26.13%。
查缺补漏保阵地
“可别小看这个东西,”杜筱军指着手中的手机告诉记者,“这个东西叫 ‘移动税务通’,通过它,可以实现纳税户应缴税额、实缴税额等基础信息的实地查实比对,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今年以来,全市通过运用“移动税务通”,清理漏征漏管2600多户。
“移动税务通”仅仅是我市地税部门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征收管理的一个方面。今年以来,他们通过全省数据“大集中”工程,查找管理漏洞,解决征管难题。通过分析运用发票管理系统数据,发现了代开发票存在的问题,探索实行“闭环”管理模式,有效规范了发票代开行为,防止了税收流失。今年7月以来,全市临时户代开份额比重由76%下降到60%左右,由临时转入正常管理283户。
强化地方税务稽查,实现“以查促收,以查促管”。组织开展了税收专项检查,截至11月底,全市共检查131户,查补税款729万元;受理举报案件19起,查结14起,查补税款199万元。针对稽查执行难的问题,该局根据被执行单位的信誉等级和缴款能力划分成三个风险等级,推行分类执行。1至11月,共执行入库税款1211万元。
□本报记者 尹滨 本报通讯员 高咏华 李长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