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家三代人的学生时代


  母亲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也是祖国日益强盛的见证人。
  提及学生时代,母亲不无感慨:时运不济呀,那个时代正是国不富、民不强,教育不兴的时代。
  和现在的孩子相比,母亲根本称不上上过学。当时农村是集体大生产——“吃大锅饭”,人们没有生产积极性,正所谓“集合一敲钟,上工一窝蜂,干活磨洋工。”致使人们生活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生育观念更是落后,家家户户几乎都有六七个孩子。人们天天上工却饥不饱腹。因此母亲的主要任务不是上学,而是挖野菜、干家务、哄弟妹们。“女子无才便是德”,那时在农村,男孩上学才是名正言顺,女孩能识字就不错了。因此,母亲虽整天半工半读却也只求得念到了小学三年级就被迫辍学。为此,母亲遗憾到今。
  不过说起学生时代,母亲还是津津乐道。那时的学校真是黑屋子、土台子、泥凳子上面坐着脏孩子。一个屋子里坐着8至15岁不等的孩子,一个老师常常是忙完这边,忙那边。安顿好东边,吼西边。所学内容也单调异常。什么“老三篇”、“小铁锤参加游击队”、公鸡和狐狸的故事等等。母亲回忆着过去,平淡中透着辛酸……
  时日变迁,改革开放的春天迎来了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我就是其中的一员。用母亲的话说我从未吃过苦。大包干使人们尝到了甜头,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人们粮满仓,棉成山。学校办学条件日益改善。临邑镇政府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机房管区协调村委会共筹资金,给我们修建了红砖瓦房做校舍,并且添置了新课桌、凳,并使教室里平生第一次通上了电。刚入学时的水泥桌凳,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晚自习时明亮的电灯也替代了吱啦啦的汽灯。语数老师也已分开,音、体、美偶尔也会由班主任老师替代上一两节课。可因工资低,常有老师为了养家糊口被迫跳巢,放弃教育岗位。但不容置疑,国家越来越强盛,人们越来越富裕,日子越来越好过。
  相比之下,最有福的是女儿了。女儿2000年出生,真正享受着改革开放30年来的辉煌成果。由于我和爱人都在邢侗街道办事处上班,女儿从入学便进入了街道前年由政府出资兴建的教学楼。学校窗明几净不说,还夏有风扇,冬有暖气;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不说,还有“四机一幕”进课堂,名师专家“网”上讲,孩子们不出教室就能把全球教育资源共享。农村学生享受起了现代化教育,这是母亲连做梦也想不到的巨变呀。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上学不交费,生生有补助!
  现如今,有人问我做什么的,当我回答是教师时,总是引起别人的羡慕:“你们教师工资待遇是越来越高了!那些跳巢的和没踏入教师行列的人们,真是后悔莫及呀!”
  30年,弹指一挥间,我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自豪,我更为祖国教育的快速发展而欢欣鼓舞,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蔡玉玲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家三代人的学生时代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教育·科技】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