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透视金融危机中的企业“闷炉现象”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随着市场的急剧萎缩,中国钢铁、焦化、纺织服装等行业一批企业目前正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虽然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但它们都在坚持等待市场的复苏。经济界人士形象地将之称为“闷炉现象”。
  最近新华社经济形势调研小分队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虽然有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外因,但“闷炉现象”发生的背后,也有着一些更为深刻的内因。解读这一现象,有诸多宝贵启示。

 “闷炉现象”:大批企业在困境中等待希望

  熟悉冶金行业的人都知道,“高炉”及“炼焦炉”是钢铁、焦化企业最核心设备,一旦点火就不能轻易停止运行,否则就会使炉体受到严重损伤。所谓“闷炉”,其实是这些企业大大压缩生产中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法,它使炉子处于保温状态,尽量减少成本,等待市场回暖。
  记者在湖北武钢、山西太钢等一批大型钢铁企业采访时了解到,国内相当一批钢铁厂由于市场需求萎缩,主动“闷炉”限产。
  以武钢为例,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武钢生产经营影响严重,近几个月来利润持续下降,从8月份的11.2亿元下降到9月份的5.3亿元,10月份仅为4600万元,面临亏损。目前,公司被迫大幅减产,减幅达30%。
  武钢如此,小型钢厂的“闷炉现象”更为普遍。在小规模钢厂较为集中的河北省。11月初,邯郸地区超过2/3的中小钢企已停产或半停产,唐山地区超过50%的高炉停产,廊坊地区大多数带钢企业全部停产。
  煤焦铁企业如今呈现的“闷炉现象”,其实正是当前国内生产遭遇困难企业的一个集中缩影。目前,国内纺织服装、房地产、汽车等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影响较大的行业,其实都呈现出这种“闷炉现象”。“闷炉现象”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突出矛盾问题。
  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对处于“闷炉”中的企业,扛过眼前的困难,迎来市场的复苏,炉火就会重燃,企业将会迎来新的发展;而扛不过去,炉火熄灭后再不能点燃,这样的企业就不得不承受倒闭的厄运。
  “这些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冲击的具体体现。”河南洛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李胜平说,“这些企业正在遭遇严峻考验,它们在‘严冬’中坚持等待着市场‘春天’。”

  警钟敲响:“闷炉现象”折射行业弊病发人深省

  当前一大批企业呈现出的“闷炉现象”,固然主因是金融危机所导致,但仔细分析,从中却也折射出有些行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共性“弊病”,其中教训格外引人反思。
  “冷静分析,钢铁企业当前陷入困境,其中一个原因也由于这几年来钢铁业产能过剩、盲目投资过热所导致。”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肖白表示,“金融危机只是加速了钢铁业调整期的到来。如果不是金融危机,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钢铁业迟早也会出现一次大的调整。”
  根据钢铁业的统计数据,在2003年我国钢铁业首次达至年产2亿吨钢的规模后,在此后几年又得到“快速跳跃式”发展,钢铁总产量持续世界第一,今年我国钢铁总量将突破5亿吨。但总体而言,这几年中相当一部分产能是由新上马的中小钢铁厂扩展的,低水平产能膨胀、过剩。
  而对山西省内煤焦铁行业来说,其产能过剩、产业结构单一弊病更为突出。记者在清徐县等地看到,沿途小焦化厂比比皆是。山西长治市发展改革委投资科科长刘利斌说,这些行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科技含量低,存在着明显的重复建设问题。
  对纺织服装行业来说,相当一批出口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竞争力主要凭借低成本,本身技术含量并不高,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率先遭遇重创也就不难理解;而在前几年投资过热的背景下,受高额利润驱动,国内房地产公司风起云涌,但在如今市场低迷之时,一些实力不强的房地产公司业务陷入停滞也在情理之中。
  疾风方知劲草。在不少行业的企业呈现“闷炉现象”的同时,有一些企业却游刃有余,表现格外亮眼。总结其经验,那些立足科技创新的企业、产业链条完整的企业、结构调整到位的企业、抓住机遇积极求变的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就较小,回旋余地大,不仅能在困境中求得生存,甚至实现逆势上扬。

  生者为王:把握“闷炉现象”背后难得的机遇

  大浪淘沙,机遇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企业。在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看来,“闷炉现象”背后却凸显出了空前机遇:危机之后,生者为王。
  “自9月份后,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不少企业家显得有点惊慌失措。”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沁新说,“不过,最近一段时间,有相当一批企业家已经从危机中看到了企业的发展机遇。”
  任沁新认为,当前正是企业控制成本,夯实基础,实现产业升级的难得机会。“在市场回暖后,这样的企业必将会先行一步,做行业的领头羊。”目前,中信重工正狠抓内部挖潜,并趁原材料价格低谷之际,最近几个月连续投产四个项目,投资额高达20亿元,成本却比平时节省了约三分之一。
  危机之下,行业由此将进入“洗牌”过程。“企业家此时应睁大眼睛,抓住机遇实现产业升级,把自身做大做强。”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新强表示,他们公司目前也准备适时出手,从全球网罗高技术人才,并选择行业内的一些小公司进行资产并购,进一步确立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利用当前机会,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对企业家如此,其实对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也是如此。河南洛阳市发改委主任李胜平说,洛阳市在本轮扩大投资规模中,格外注重推荐高新技术项目,目前已经筛选上报了20多个新材料基地和动力谷基地建设项目,并对一批先进制造业实施技术改造,下大力气促进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透视金融危机中的企业“闷炉现象”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新闻视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