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小村大变化
——博古张村见闻

  11月12日,在宁津县时集镇博古张村采访,说起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张向彦异常激动, “变化那可是大了,不用说30年,就是这10年我们村的变化就特别大。人们的衣、食、住、行哪儿都变了,这么说吧,博古张的人和县城人的生活差距越来越小了!”

  房子越住越宽敞

  家住村西北角的张万来老人说起自己的房子感慨万千:“改革开放以前,我们一家三代挤在3间土坯墙的小屋里,那叫一个 ‘憋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种棉花使我家成了万元户,1985年盖起了5间砖房,大门大窗的,心里甭提多痛快了。近几年,我和老伴在家里种地,几个孩子在天津卖茶叶,先后在天津买了楼房。2006年,我们村响应上级号召,建设新农村,这不,我也住上了 “小二层”,这叫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改革开放以来,只有525口人的博古张村经济迅猛发展,村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1980年以前,博古张村只有4户 “青砖包角”的房子,绝大部分农民都住在土打墙和土坯垒的房子里,窗户用纸糊着,屋门是木板的,一关门屋里漆黑一片。随着村民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博古张村村民住上了清一色的砖瓦房。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博古张村对新村建设进行了科学规划,3条大街全部铺上了柏油面,供、排水设施配套齐全。如今整个村子街直房正,绿树成荫。

  道路越走越顺畅

  在博古张村村民张翠杰家中,笔者见到一辆崭新的 “捷达”,车身上下一尘不染。车主人告诉笔者:“现在村里修了好几条柏油路,街道也宽敞了,汽车能直接开进家门!”提起村里修公路的事,老张说:“我一直在县城里修车,能够开上属于自己的小汽车是我多年的梦想,但以前由于没有公路,每逢下雨、下雪天就泥泞难行,‘小雨溜墙根,大雨不出村’,连自行车、摩托车都不能骑,更甭提汽车了。那时候,修公路成了我们全村人共同的愿望。”
  近几年,村党支部在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采取全村人自愿集资和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相结合的办法,筹措资金40余万元,先后修通了5条村内公路,铺设油面7000余平方米。现在,该村距离公路最远的户不超过40米, “村村通”变成了 “户户通”。

  心情越来越舒畅

  “三中全会精神好,拿咱农民当个宝。中央出台好政策,涉农事项真不少……”
  11月10日晚饭刚过,博古张村的文化大院里一曲 《三中全会精神好》赢得围观群众的一阵阵掌声。表演的人真情投入,观看的人全神贯注。该村老党员张国权说:“现在咱老百姓的日子好了,也有闲心娱乐娱乐了。通过这些表演,很多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得到了解决。现在,我们村尊老敬老成风,年轻人比着孝顺老人,村集体每年给65岁以上的老人发放400元生活补贴金,老人们都说,赶上了新社会,掉进了蜜罐子!”
  为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博古张村在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投资10万元建设了文化大院,修建了乒乓球室、篮球场、游泳池等健身娱乐设施,群众自发成立了12人的业余文艺演出队伍,采用快板书、秧歌等方式将健康向上的乡土节目搬上舞台,在给村民带来欢乐的同时,传达贯彻了党的方针、政策,弘扬了社会主义新风尚。
  □尤炳君 孙久生 宋立忠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小村大变化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今日农村】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