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王细牛到底“牛”在何处
  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王细牛,利用假港商身份,在宁夏和呼和浩特骗了17.5亿元,而 “西北第一高楼”成了烂尾楼。王细牛如此 “牛气”地诈骗,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和官员好大喜功的政绩观,腐败不堪的官僚主义作风。
  王细牛并没有什么 “牛”的资本,开始也不 “牛”,可以说一事无成,官司缠身。但是王细牛能够在宁夏和呼和浩特 “牛气十足”,关键是抓住地方官员急于出政绩、急于上大项目的心理。53亿元巨额投资、“西北第一高楼”的空头支票,在地方政府那里升级为 “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项目”,背后是地方官员凭借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飞黄腾达的深层目的。
  王细牛能骗住众多企业和群众,在于一些地方官员撑腰和摇旗呐喊。在社会上对王细牛的骗局有所警觉时,一些官员还在不同场合为其撑腰造势,导致更多的企业和群众上当受骗。一些领导在发现王细牛行骗后之所以不举报、不制止,就是因为自己已沦落为王细牛施展骗术的 “道具”。
  王细牛能够胡作非为,还在于地方政府和官员对国家和人民财产不负责、行政乱作为的作风。地方政府在没对王细牛及其公司做深入调查情况下,就轻率炸掉只建了4年的公安局11层指挥大楼为其项目让路,还美其名曰 “西北第一爆”,暴露出他们滥用职权的官僚主义作风。
  王细牛能够一路绿灯骗下去,还在于他拥有70多道 “光环”和荣誉称号。比如,烂尾楼工程居然获得了原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颁发的 “中国优秀工程”。光环和荣誉称号为王细牛实施骗术打开方便之门,有关方面有钱就给荣誉称号的做法也到了该终结的时候了。
  王细牛的罪行得到了法律的严惩。但要消除 “王细牛们”今后生存的土壤,还要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加大对腐败官员的问责力度,对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责任人更要依法处置。
  □杨进欣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王细牛到底“牛”在何处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新闻视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