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报社的三次创业


  “创业”,是开创基业之意。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首创之后还有继往开来、不断进取的过程。《德州日报》创刊至今,就是一个创业、再创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作为老报人,我经历了 《德州日报》开创报业之始的艰辛,退休之后,也时刻感受到报社不断创业、加快发展的步伐。
  创业的本来之意就是奋斗、开拓,但《德州日报》的创刊初期尤为艰辛。有一事例足以说明当时办报条件的简陋和寒酸。1994年5月,报社迁入自己的第一处社址,但实际上那不是一片废墟:院落里,残留着的几间错落无序的民房,便是各部室的办公室。办公室里只有桌和椅,编采人员手里只有纸和笔。冬天早上一上班,各部室还得点燃火炉用于取暖,搞得处处冒烟,有人一不小心就会弄黑了嘴脸,大家相视一笑了之,然后便着手办公。其情其景,表露了人们以苦为乐、以报为荣的良好心境。
  《德州日报》创刊初期的显著特点,就是艰苦创业。这也是那个年代的时代特征。经过艰苦创业,报社有了自己的办公楼,有了印刷厂;经过艰苦创业,培养锻炼了编采力量,组建起后勤保障队伍,有了各项管理制度。从此,结束了德州无覆盖全区党报的历史,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
  《德州日报》创刊初期的创业,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90年代末,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报社迎来了新的挑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报社领导动员全员再创业,要向科技要质量、要市场、要效益。经过几年努力,构筑起信息网络,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增装了先进的印刷、照排设备。而且,编采队伍增添了新生力量,政治业务素质得到提升。这次创业的显著特点就是科技兴业。其成效:从此告别了“纸与笔”这种传统的办报手段。从技术层面上讲,这又是一个时代的跨越。
  进入2008年,《德州日报》迎来了第三次创业:《德州日报》由对开4版增为8版;《长河晨刊》从内容到形式,真正成为晚报类报纸,并且增为24版。至此,《德州日报》具备了作为主流媒体的大家气势。表面看,这次创业只是报纸“量”的扩张,实则不然,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一方面,敢于扩张,必定有财力设备、技术力量、管理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内在实力;另一方面,“量”的扩张又是一个新的良好开端,又为继续创业准备了条件。
  有不断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德州日报》必定会进一步“做大做强”,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作者系德州日报社原副总编辑 □王吉夫)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报社的三次创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深情回眸】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