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和《德州日报》


  1996年,我担任了德州日报社总编辑。到2001年初我离开报社,前后历经5个年头。这5年是《德州日报》由起步到爬坡的5年;是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的5年;是二次创业、艰苦奋斗、蓄势待发的5年;也是考验、培养、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的5年;更是我四十多年工作经历中难以忘怀的5年。
  至今我不能忘记我刚来报社的情景:一个简易大门,院内是一湾臭水,周围长满了杂草,报社的微机室在后山墙已经裂了口子的平房里。我住在沿街小楼三楼的一间办公室兼宿舍、餐厅的屋子里。早晨起来,到街上的小摊上买早饭,看到很多陌生的人到报社来,有骑自行车的,有骑摩托车的,也有提鸟笼子的。一打听,他们有的是来报社院内臭水沟里捞点鱼虫的,有来溜鸟的,更多的是来报社解手方便的 (因院内东南角留有一个施工时的简易厕所)。在一次山东省市地报研究年会上,青岛日报社的杨兆振总编开玩笑地对我说:“老刘,你院内的墙头上开着喇叭花,很有点农家小院的味道!”我被深深地刺痛了,身上的压力使我有点透不过气来。我知道报社初创时的艰辛,可是又觉得再不快速发展,我们这一代将更无法向历史交待。党组“一班人”痛下决心:拼命三五年,打个翻身仗。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全体同志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埋头苦干。从抓班子带队伍入手,狠抓采编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提高,调集精兵强将上广告,新闻业务、经营收入一起上,拓宽渠道、扩大发行,更新照排印刷设备,创办了子报《长河晨刊》。《德州日报》年年都有新进步,报纸发行量由1996年的3.3万份扩大到近6万份;经营收入连年翻番。在有了一定财力的基础上,1999年9月12日,全体同志终于在市经济开发区报社新址上铲下了第一锹土。到年底,5300㎡的新闻大厦主体工程及其它配套工程封顶,以一个新报社的社址迎来了全省报纸复评会第一次在德州日报社召开。
  这5年间,我们经历了中国新闻史上许多前所未有的大事,像报道邓小平同志逝世活动、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取缔法轮功,以及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中许多前所未有的重大事件。由于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我们都圆满完成了任务。这中间还有一件事情我认为有必要说一下,那就是1998年11月1日的报庆10周年,可以说我们是在寒酸中静悄悄地度过的。没有彩旗,没有鞭炮,没有锣鼓喧天,没有邀请前来祝贺的人群,发到报社每个同志手中的只是一张油印的《国际歌》的歌词。我们默默地诵读着 “从来都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以此激发全体同志二次创业的激情。我们把计划报庆用的4万元钱,救济了全市100名贫困的孩子。这件事虽然我至今无悔,但心中总有一丝对报社同仁的愧疚,在此,希望你们谅解。
  《德州日报》今年已经20岁了,已长大成人。我从心里为她高兴,为她祝福,祝福她的将来更加灿烂辉煌。(作者系德州日报社原党组书记、总编辑 □刘庆民)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和《德州日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深情回眸】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