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从小锻工到“农机大王”
  今年41岁的霍德义是武城县响当当的“农机大王”。从当年武城镇曹庄村的一个路边作坊发展成如今年销售额3000万元的农业机械厂,霍德义靠的正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
  上世纪80年代初,不满20岁的霍德义在曹庄集市上租了两间小门面,在父亲的帮助下锻造镰刀、锄头、拖拉机车斗等,小生意做得挺不错。可霍德义并不满足于只给别人加工这些小配套产品,通过接下来几年的市场调查和反复思考,他发现,办一个农业机械加工厂市场前景良好。1988年,他说服家人,办起了春明机械加工厂。当年,他研制出了扬场机,投放市场后立刻销售一空。
  他的产品打出名气后,另一个厂家随即推出了外观、性能几乎一模一样的扬场机。霍德义意识到,他的技术被人剽窃了,这让他萌生了申请专利的想法。1992年,农田多功能管理机的发明成功改变了农民施肥、耘地等农田“细”活离不了牲口的历史。这次,他没有急于将产品投放市场,而是积极申请国家专利并很快得到批准。这是让霍德义特别有成就感的一个产品,当年就销售600多台,以后销售量逐年攀升,现在年销售量达2万多台。
  为了研制出能够引领市场的农业机械,霍德义到处参观学习,成了天津、河北、安徽等省市农机展销会上的常客,全国农机展销会他已连续参加了3年。为了搞好技术攻关,他高薪从外地聘请了一名副厂长,企业里大中专毕业生就有30多人。2007年,经过3年攻关,他研制出了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并获国家专利。2008年7月下旬,产品通过省农机试验鉴定总站鉴定,向市场推广。8月6日,霍德义在曹庄举办了产品推介会,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180多家经销商,一天时间就预订出6000多台。
  如今,霍德义拥有12项国家专利,产品远销陕西、吉林、湖北等全国10多个省份。今年,他的玉米收获机还出口到巴基斯坦、南非等国家。
  □何利 管红梅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从小锻工到“农机大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