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8日晚8时,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开幕,“鸟巢”开始履行它的使命。
这个“鸟巢”,是2003年12月24日破土动工的。我曾经到建筑施工场地采访过,至今记得“鸟巢”总工程师的一句话:“‘鸟巢’绝对可以使用100年。”是呵,在“鸟巢”的脚底下,直径1.2米、近40米深的桩就有四五千根!
桩基施工告成后,2005年5月,转入看台主体结构施工。“鸟巢”的建筑结构很奇特,无论从哪个方向看,你都看不到一根直上直下的柱子,统统是“斜梁歪柱”。据说,没用一颗螺丝钉。这些“斜梁歪柱”,既是“鸟巢”这个庞然大物的特点,也是建造这个庞然大物的难点,因为它需要特殊的高强度钢材。
在此之前,北京城建大厦用的倒是钢结构,但都是直上直下的柱子;保利大厦也用了钢结构,但钢材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当时,在我国还没有生产过这类建筑用高强度钢材,更不用说“鸟巢”所用的钢材,工艺非常复杂。
针对“鸟巢”如此巨大的用钢量,而且要用不少高强度钢材,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发话了:“只要能在国内生产,就坚决不进口。办奥运就是要拉动民族的自主创新。”工程技术人员当即表示,要力争“鸟巢”用钢全部国产化。
刘淇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曾做过冶金部部长,懂钢。
2005年初,刘淇把国内各大钢铁厂的老总们召集在一起,希望“鸟巢”的建筑用钢获得他们的支持。“鸟巢”工程项目经理谭晓春对我说:“你看有多巧,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还是一位钢铁行家。”最终,厚达110毫米的Q460E型钢板,经河南舞阳钢厂反复试验后轧制成功。在“鸟巢”钢筋铁骨中最坚硬的那一部分,使用的就是这种钢材。
“鸟巢”的弯扭箱型截面钢构件,也就是我说的那些“斜梁歪柱”,使用的是焊接错缝吊装法。空中拼装焊接,很危险,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也很高。钢构件最重的达360吨。一个一个先吊起来,焊接工人在高空作业。对接后焊缝误差不能超过3毫米。这些焊接工人是在全国各造船厂等大型企业中,经过焊接大比武遴选出来的。
当然了,那些“斜梁歪柱”不全是钢,还有混凝土柱子,工艺也相当复杂。倾斜式混凝土结构用的则是顶升罐压法,这也是新研发出来的。如今我们看到的“鸟巢”,这个让硬家伙呈柔软编织状的奇特造型,可以说在建筑史上堪称奇迹。在建设“鸟巢”中所使用的诸多新工艺,填补了我国许多项技术空白。
“鸟巢”造型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对它慨叹不已。“鸟巢”,不仅仅体现了设计者的灵感才能,更是对施工和加工技术的挑战。这一建筑奇迹,在中国人手中完成了。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