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宁津农村有了“议会制”
议出好村风 议出新发展
作者:李晓东
  宁津讯 7月23日晚上,时集镇博古张村的6位村民代表来到了村党支部书记张向颜家。 “今天咱们议一下安装路灯的事,这是县电业公司做的预算,大家先看一下。”张向颜向大家介绍今天开会的主要内容。而这个会议就是被乡亲们称为 “乡村议会”的村民联席例会。为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宁津县在农村推广了村民联席例会制。例会会员由村干部、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组成,人数控制在10人以内,村民可以自荐或推选代表,会议内容涉及村风、建设、经济等。
  柴胡店镇北陈村是个有1000多口人的大村,过去村里打架斗殴、小偷小摸、婆媳拌嘴的事经常发生。去年该村推行联席例会制度,有人在会上提出整治村里的歪风邪气,提议通过后,村里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会,专门负责解决村里不好管、没人管的事。每月联席例会上,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会通报一次情况,村里根据情况,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年底,村里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村民、好学生和致富能手评选,评上的人在表彰会上披红挂花。北陈村很快形成了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好风气。通过议会制,全县发展起精神文明促进会、秧歌队等民间组织300多个,这些 “非官方”组织不仅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成为宁津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议会”还议出了大产业。刘营伍乡龙潭村历史上就有种植葡萄的传统,但由于种植分散,不利于集中管理、销售。针对群众意见,在村联席例会上,村里把种植葡萄的土地调整到一起,集中种植、集中管理、集中销售,并成立了葡萄生产合作社。现在该村的葡萄已发展到近千亩,成为全县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亩均年收益5000多元。通过议会制,全县发展农业项目100多个,带动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 (李晓东)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宁津农村有了“议会制”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今日农村】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