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丽双给婆婆喂水。
在德城区新华街道办事处益德社区,一说起闫丽双,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她既是一个好儿媳,又是一个好母亲。
今年48岁的闫丽双,在1997年3月带着女儿与益德社区居民刘万超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当时,刘万超有一个上高中的儿子,还有一个80多岁的老母亲。
闫丽双从进门的第一天就融入了这个家庭,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为了不让丈夫分心,她揽起了一切家务和伺候婆婆、抚养两个孩子的重任。当时,80多岁的婆婆因病已不能下地走路,闫丽双把她当作自己的母亲,天天给老人洗脸,帮着换洗干净的衣服。在详细了解婆婆的病因后,她到处寻求偏方,还经常向专家请教老年人护理知识,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经过她细心照料,一个月后婆婆能下地走路了。2005年的一天,老人不慎摔了一跤,再加上近90岁高龄,行动越来越不便,大小便失禁更是常事。闫丽双丝毫没有嫌弃,每天她都把饭端到老人面前,一口口慢慢喂到老人嘴里。每次当老人大小便失禁的时候,闫丽双都及时给老人把身子擦洗干净,帮老人换上干净的衣服,绝不让老人身上有任何异味。至今90岁高龄的婆婆精神很好,每当亲戚、邻居前来看望她时,婆婆便一劲地夸自己有一个好媳妇。
都说继母难当,可闫丽双不这么认为。她认为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自己付出真情,就一定能换取儿子的尊重。为了让正在上高中的儿子把心都用在学习上,闫丽双每天都是5点多钟就起床给儿子做他喜欢吃的饭菜。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闫丽双只给儿子订了一份牛奶,对此亲生女儿常常有意见。
“妈妈,到底我是你亲生的,还是哥哥是亲生的?”当时上初中的女儿不理解妈妈的做法,常常会这样问妈妈。
“哥哥读高中需要营养,等你读高中了我也像照顾你哥哥一样照顾你。”每次,闫丽双都这样给女儿解释。
2000年儿子高考落榜了,不想再读了。闫丽双耐心地给儿子做工作,在她的劝说下,儿子答应复读,但有一个条件,要到武城某中学复读。到武城某中学复读,要交1000元的借读费,而当时在德州复读是免交学费的。她答应了孩子的要求。可是只在武城上了一天学,儿子就跑回来,说什么也不去了。原来儿子嫌学校宿舍太脏。闫丽双一个劲地劝说儿子,她还专门陪儿子回到学校,特意把儿子的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
“妈妈——”看到继母做得这一切,从来没当面开口叫过妈妈的儿子,抱住闫丽双感动地流下了热泪,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报答妈妈对自己的关爱。2001年,儿子如愿以偿考上了烟台大学。在儿子开学之际,闫丽双的丈夫因工作忙,没有时间送孩子,闫丽双就独自把儿子送到烟台。为了节省住宿费,她白天陪儿子办完所有入学手续后,晚上就坐车赶回了德州,整整一天一夜没有合眼。
闫丽双的付出,得到儿子的回报。在上大学期间,儿子每个星期都会给她打一次电话。儿子还把参加工作后领取的第一份工资交到闫丽双手里,每逢节日都会给她寄钱,为她买东西。去年儿子出国了,坚持每隔半个月给她打一次电话,进行问候。这不眼下,闫丽双正忙着给儿子准备结婚的礼物呢。
□本报通讯员 方志勇 王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