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感受300年美食魅力
——德州扒鸡文博馆印象


    始建于2007年8月的德州扒鸡文博馆,占地面积2008平方米,分为历史篇、发展篇、成就篇、德宝馆四个展厅,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历史之大成,把德州扒鸡闻名全国、驰名天下、历史悠久、神州一奇的美丽传说作了生动的描述,讴歌了扒鸡之源、扒鸡之情、扒鸡之魂。

  它是全国第一家扒鸡美食文博馆,它以“运河文化、美食德州”为主题,它承载着整个德州市人民的期望和德州扒鸡集团的夙愿,它从一个侧面集中展示了古城德州、美食德州、文化德州的人文风貌。如今,它已露出微笑,敞开它的胸怀,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它就是——德州扒鸡文博馆。
  相传,在康熙年间,由于一家烧鸡店小二的疏忽大意,将鸡煮过了火,这煮过火的鸡竟散发出独特的异香,从而大卖。后来,这家店的鸡出了名,店掌柜便请来一位秀才为其取名,德州五香脱骨扒鸡由此得名。后来因为康熙帝南巡时品尝到德州扒鸡后连声称赞,德州扒鸡从此名扬天下。
  漫步扒鸡文博馆内,品味着空气中淡淡的清香,闭上眼睛,仿佛能够感受到这个拥有300余年美食文化历史的德州扒鸡的灵魂,看到古代运河的繁忙和德州老城的喧嚣,听到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喜闻乐见的故事……
  始建于2007年8月的德州扒鸡文博馆,占地面积2008平方米,分为历史篇、发展篇、成就篇、德宝馆四个展厅,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历史之大成,把德州扒鸡闻名全国、驰名天下、历史悠久、神州一奇的美丽传说作了生动的描述,讴歌了扒鸡之源、扒鸡之情、扒鸡之魂,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显示了德州扒鸡文化的神韵与德州扒鸡的历史渊源,激发人们对德州扒鸡文化的共鸣。
  在主要以人物雕像、彩绘壁画以及老照片的形式展示德州历史遗迹的第一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中央的人物雕塑群,再现了52年前德州扒鸡食品公司成立时的情景。随着导游的指引,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人物雕塑和一张又一张的老照片。这些雕塑展示了在德州这片沃土上孕育出来的名人雅士:弯弓射日的英雄后羿、汉代文学家东方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一代儒学大师董仲舒、治学严谨的康熙大帝的启蒙老师田雯、德州扒鸡的创始人贾健才、乾隆年间进宫的制作扒鸡高手王宣、放弃烧鸡专攻扒鸡的韩士功、盛极一时的宝兰斋老掌柜侯宝庆;这些照片记载了曾经繁荣的古老州城:始建于唐贞年间的永庆寺藏经楼、劝人勤勉向上的董子读书台、象征中菲友好关系的苏禄国东王墓、堪称我国金石史上瑰宝的北魏双高碑……这些真实的“曾经”和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以及半个多世纪来的风雨回忆,与二楼的现代化德州扒鸡生产流水线形成鲜明对比,可谓别具匠心。
  踏上一个彰显了德州作为运河古城和中国扒鸡之乡特色韵味的走廊,我们来到第二展厅——发展篇。走进这个圆弧形的展厅,首先迎面而来的是欢迎我们的鸡群和鸡鸣声,这个展厅主要以实景和版面的形式展示了华北平原的鸡文化以及德州扒鸡起源发展的全过程。我们走过的每一个区域都有一个美好的故事。序厅,主要颂扬了鸡从古至今就被誉为禽中之最和五德之禽;在鸡文化展区,我们了解到鸡的起源、对人类的贡献以及德州地域与养鸡文化等知识,看到利用幻影成像手法展示的农家养鸡的情景;德州扒鸡运河文化展区则展现了当年德州码头的繁盛与德州扒鸡的名扬四方息息相关;德州扒鸡铁路文化展区则讲述了解放前后火车站卖扒鸡的各个历史故事。当年围绕德州扒鸡在民间流传的趣闻故事、九代扒鸡传人的素描像、解放前德州城有名扒鸡老字号的八块商号匾额也在此展厅一一展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信步在第三展厅里,让人感受到德州扒鸡集团公司在改革开放以来继承保护、创新发展等方面的成就,和如何使一个地域性的地方特产,成为全国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的大品牌企业的魄力。德州扒鸡集团自1998年改制以来,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确立了以“打造百年品牌、创建百年企业”为宗旨,在夯实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扒鸡连锁、扒鸡餐饮等带动产业,用德州扒鸡的品牌优势和美食文化不断带动产业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产业集团。“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企业获得的这些荣誉,见证了德州扒鸡的辉煌!
  古城德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州城人民,崇尚文化,追求文明。第四展厅德宝馆就是以征集德州民间收藏展示为宗旨,为游客搭建了一个研究交流文物的平台,以此弘扬历史文化,提高生活品位。
  不知不觉中,已参观完整个文博馆。人却还沉浸在扒鸡美食文化所带来的强烈的冲击中,被民族品牌不朽的生命力深深震撼。驱车离开时,望着身后渐渐远去的文博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传承了300余年美食历史文化的品牌,会如路边的夏日红花一样,永远朝气蓬勃,灿烂辉煌!□本报记者 李婧 周坤 本报实习生 张学超

参观博物馆有哪些技巧?

  1、尽量避开博物馆开放初期或节假日等参观高峰
  博物馆开放初期,观众参观热情较高,观众量非常大,很难得到更好的参观体验,建议选择在博物馆开放一段时间后参观;多数上班族选择在双休日、节假日参观博物馆,因此建议退休老人尽量避免在节假日参观博物馆。
  2、要留意博物馆内各类提示牌
  每一个博物馆里都有提示牌,告知观众参观应注意的各种事项,如观众须知、博物馆平面图。可是一些参观者常常忽视了提示牌的作用,有了问题总是不断地向工作人员询问,这种做法既会给工作人员增加很多工作负担,也耽误了自己的时间。所以参观过程中,不妨多留心提示牌,做到心中有数。
  3、必须存包才能入馆参观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其目的之一是为所有观众提供良好的参观内容和参观环境,如观众带包进入,在观众较多的条件下,袋、包会遮挡其他观众的视线,进而影响其他观众的参观效果;博物馆的每件展品都有丰富的内涵,认真看完整座博物馆需要大量时间,携带袋、包需要花费相当的体力。因此,建议观众尽量避免携带大体量的物品进入博物馆。还应提醒的是,应按博物馆规定,带包进入前要通过必要的安检。
  4、参观博物馆,应租用导览设备或是跟随讲解员
  一座博物馆就是本厚重的教科书,仅靠自己一个或是几个小时的参观,无法全面、详细的了解。而通过倾听讲解员的讲解,边听边看,将会解读更多从展品说明和展品本身了解不到的知识;如果喜欢自己一个人安静地浏览,许多博物馆还为观众提供了语音导览机的服务,一定会让使用它的观众爱不释手。  □肖路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感受300年美食魅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旅游】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