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草根经济”缘何燎原?
——平原县民营经济发展启示

  民营经济被称之为 “草根经济”。近年来,平原县通过实施 “抓百村带千村”工程,带动了民营特色产业的迅猛发展。去年,全县新增民营业户3200家,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上缴税金3.7亿元。今年一季度,全县民营经济销售收入110.2亿元,上缴税金98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6.3%、34.5%。 “草根经济”缘何呈现燎原之势?其中的几点启示值得思索。

  创品牌闯市场

  恩城镇五里庄村民杨步昱,以前在家生产豆制品,产品因散装档次低,销路受限。今年他投资1200万元上了高档设备,并注册了 “比优特”商标,不但自己的产品畅销全国,还带动该村50多家豆制品加工户为其生产半成品。像 “比优特”豆制品一样,该县 “长春”牌食用菌、 “雪丰”牌面粉、 “乡吧佬”食品等产品,注册商标后销往全国各大城市,甚至上了外国人的餐桌。 “披靓装出深闺,靠名牌俏市场。”近年来,该县不少民企纷纷为自己的产品抢注商标,靠品牌闯市场,向品牌要效益。县里因势利导,通过提供资金扶持和技术服务,使全县各类注册商标达150余件,其中山东省著名商标7件。
  启示:“靓女好出嫁”,要想在同一类产品中脱颖而出,产品质量固然重要,但品牌更不可少,产品只有拿到品牌这个通行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畅通无阻。

  企业“抱团”求发展

  近日,王杲铺镇道口村木炭加工大户邢国臣将1.2万斤木炭通过协会销往唐山,收入1万余元。之前,老邢都是自产自销,经营艰难,利润颇微。像邢国臣这样的木炭加工大户在全县有350家。从去年开始,该县组建了木炭协会,对加工户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价格,避免了不正当竞争,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档次,各业户由原来的单打独斗到现在的协同作战,市场冲击力大大增强,销路随之拓展到全国各地。目前,平原有豆制品协会、绢花协会、木器协会等之类的合作组织700多个,加工业户通过“抱团”发展,实现了多赢共进,效益倍增。
  启示:俗话说“独木难成林”,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必定受到技术、价格、销路等方面的制约。合作发展,优势互补,既解决了生产难题,又实现了利益共享。

  “硬”变“软”环境更优

  前几年,王凤楼镇的林木资源丰富,但林木深加工企业却没几家,然而,今年该镇投资30万元的“木”字号企业一下子发展到30多家。企业发展何以如此之快?镇长张荣河道出其中缘由:“以往发展民营经济大都是靠行政命令,本来是好事却收不到好的效果。现在是让群众自己因地制宜上项目,镇上只管出台政策,提供服务,优化环境,环境好群众的积极性就高!”
  像王凤楼镇一样,今年以来全县新增民营业户1052家,均为群众自发发展。近年来,平原县各级政府转变职能,变行政硬命令为优化服务软环境,13个乡镇(街区)都成立了民营经济一站式服务大厅,负责为群众提供项目信息,接受群众咨询,并通过带领农民外出参观,帮其选择、论证项目,进行全程服务。
  启示:行政命令一直是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中惯用的手段,群众面对“好意”却不买账,其效果不言而喻。政府倒不如转变一下角色,变命令为服务,让农户放开手脚,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
  □周艳春 相子瑞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草根经济”缘何燎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经济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