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价格高涨要谨防假农资伤农
  最近,化肥等农资价格大幅上升,部分品种的假农资有所抬头。相关部门对此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加大打击力度,防止假农资伤农。
  甘肃省土壤肥料管理总站与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近期对甘肃部分地区化肥市场进行了检查,发现不少问题化肥。在庆阳市,检查人员查获未经登记的复混肥和原料120多吨;在陇西县,发现一无证磷肥生产厂家,查获问题化肥和原料1200多吨;在天水,发现根本不含磷的 “假磷肥”约60吨;在酒泉,也发现20吨假二铵,其中氮、磷含量仅有1.2%,而国家要求达到64%。
  据悉,不仅甘肃,近期陕西、新疆、内蒙古、广西等许多省区也发现了大量假冒伪劣化肥。甘肃省土壤肥料管理总站介绍,2001年进行市场整顿以来,假化肥现象有所遏制。但从近期的检查情况来看,部分品种的假化肥又有所反弹,其中以二铵、复混肥、磷肥居多。
  假化肥反弹与近两年来化肥价格高涨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目前许多化肥如二铵、磷肥等,市场实际价格比去年高出近一倍,造假更加有利可图;另一方面,化肥价格高涨,假化肥价格相对低廉,部分农民资金匮乏,贪图便宜,给假化肥提供了可乘之机。
  现在正值春耕备耕时节,部分品种的假化肥反弹现象给我们提了个醒,价格高涨,受暴利引诱,其他农资造假也可能 “抬头”,对此各地应当高度警惕。当前,化肥等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农民种田负担本来就重,加之今年我国许多省区遭遇罕见的雪灾,农民损失严重,恢复生产困难,假农资反弹,无疑将雪上加霜,势必进一步加重农民负担,影响农业生产。
  当前打击假农资,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大检查、打击力度,采取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规范农资市场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引导农民科学种田,提高农民的农资使用常识、真假识辨能力。 □朱国亮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价格高涨要谨防假农资伤农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经济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