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县是全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县,去年全县优质棉总产达到59.1万担。陵县产棉多,但整个棉花产业结构松散,形不成闭合的产业发展链条。近年来,该县大刀阔斧地调整棉花产业结构,由产棉大县“织”成了棉花产业强县。
确立做大做强棉纺织业
近几年陵县从纺织入手,引导各企业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不断调整结构,同时采取“一个特色产业、一套专门班子、一套政策规划、一套考核办法、一套奖惩措施”的工作办法,着力做大做强棉纺织产业。去年,该县棉纺织业迎来了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新阳纺织新增6万纱锭、乾源纺织新增5万纱锭、盛泽纺织新增4万纱锭、钰祥纺织新增2万纱锭,另外德鑫源纺织计划新上3万纱锭等,全县新增纺纱规模20万纱锭。
在实现棉纺织增量扩张的同时,该县坚持 “规模调大、结构调优、链条调长、效益调高”的原则,引导企业以生产精梳、竹纤维、牛奶纤维等高档纱为主,全方位提升棉纺织业水平。始建于2003年的宝鼎纺织公司是国家新型纤维联盟会员单位,2007年公司投资1.5亿元,启动三期扩建工程,新上10万纱锭,关键设备全部由日本引进,产品有大豆纤维、玉米纤维、莫代尔等新型纤维产品,其中科技含量高的莫代尔纤维比普通纤维价格高出近10倍,被纺织业公认为21世纪最具有潜质的纤维。黎明集团通过ISO14001质量和环境体系认证, “瑞皓”牌本色纱被授予山东省标志产品,产品销往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年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1.5亿元。目前,该县正全力加快建设投资12亿元的德棉 (陵县)工业园,全县纺织企业形成了100万纱锭的经济规模。
低端延伸向高端挺进
“陵县棉花产业呈中间粗两头细的现状。”县民经局郑书林介绍。为了形成整个产业核心竞争力,该县依托不断膨胀的棉纺织规模,从原有着眼于引进单一项目到着眼引进相关的配套产业项目,做好产业衔接文章,做活、做长、做精产业链。
加大棉花资源开发力度,促进低端农副产品增值转化。去年10月份引进的总投资1.2亿元、年加工能力1000万公斤的山东苗宝集团,是该县第一家专门集棉花良种繁育、加工、仓储于一体的大型农业科技企业,在天津、山西、新疆等10个省市建有棉花良种繁育基地,总面积达4.8万亩,成为带动陵县棉花加工产业发展的最底端“引擎”。今年3月,总投资1000万元的陵县茂源种业经贸有限公司又投产年可加工棉花、玉米、小麦等良种1000吨的项目,该公司还将与“苗宝”强强联手,计划建成8万亩的棉花良种繁育基地,为产业链条提供配套衔接。
向生产高档服装、面料等方向发展。去年该县引进宁波服装工业园项目,借助当地纺纱、织造、染整、印花、绣花等行业种类齐全的优势,主要生产针织服装、梭织服装、服装辅料等,产品全部出口到澳大利亚,从而形成了从种植到加工皮棉、棉纱再到高级面料和服装等一整套产业链条。与此同时,包括榨油、包皮布加工、铁丝扣制作等关联产业异军突起。目前,该县已建成 “鲁西北最大的棉花交易市场”、 “全国最大的棉花良种处理中心”等多个品牌基地;全县拥有三大纺织专业乡镇、一个纺织工业园和163家纺织企业,从棉花育种、繁育、加工,到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加工等大规模的纺织产业格局已渐形成。
棉花产业成富民产业
通过做活棉花资源产业文章,使得该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省棉花产业化生产经营示范基地糜镇,棉花种植面积6万多亩,围绕棉花深加工发展起纺纱、织布、家纺、榨油等企业90多家,同时带动5000多人长年从事棉花流通,近万人从事季节性棉花购销,3000多人在涉棉企业打工。目前,陵县吸附在棉花产业链上的棉籽加工户、棉花运销户及产业工人不下3万人,农民从中获得间接性收入不下10亿元。今年前两个月,全县棉纺织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棉花产业成了陵县真正的增收产业、富民产业、壮县产业。
□任相国 许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