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冲式公厕,更加清洁卫生。
农村通上了自来水,喝苦咸水的历史宣告结束。
民生问题涉及千家万户,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十件实事,记录着一年来我市履行民生为本的执政思路,是我市高唱民生大戏的生动写照。
实事一“新农合”惠及388万农民
1月19日,陵县陵城镇马酒坊村的陈桂海一家在寒冬中感到了融融暖意。陈桂海因患脑出血住院的2.7万元医药费,直接在医院报销了1.3万元后,县和乡镇的领导又带着慰问金和慰问品来看望了他,并给了他3900元的二次补偿。陈桂海虽然说不了话,但感动得热泪直流,他的妻子说:“感谢党,感谢新农合,把俺家从绝境中解救出来。”
目前,我市所有县(市、区)均已成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省级试点。共有135个乡镇、8342个村、104万户、388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较上年增加126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90.86%;共有144万人次报销补偿15518万元;并为43万名未享受报销的参合农民免费进行了健康体检;分别完成上级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确定的乡镇卫生院建设工程29处、87处,对116处乡镇卫生院的812名技术骨干进行了业务培训。
实事二经费保障带来发展希望
近日,武城县李家户小学学生戴雪高兴地说:“学校为我免除了杂费,我要努力学习,争取更好的成绩。”去年,我市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除了杂费,对9万余人次学生进行了资助,解决了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问题。
去年,我市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投入2593万元,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按农村小学每生每年不低于30元,初中每生每年不低于40元的标准,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水平;建立健全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义务教育阶段全面落实“一免一补”政策,设立普通高中政府助学金;对城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全市完成危改投入1.8亿元,维修校舍2.6万平方米,完成了193664平方米的D级危房消除改造任务,改扩建、大修1.8万平方米,新建校舍26.3万平方米,其中新建楼房22.4万平方米,新建平房3.9万平方米,改变了农村校舍面貌。
实事三农村五保和低保暖民心
临近春节,临邑县德平镇大鲍村69岁的鲍玉宽老人,逢人就说:“今年这个春节俺可得好好过过,以前,俺常年在外流浪,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时一天也吃不上一顿饭。现在,俺的生活可好了,衣食住行都有人管,每天都能吃到肉和鸡蛋,还有零花钱呢 ,俺打心眼里感谢党。”
截至目前,全市集中供养五保对象10630人,集中供养率70%,达到省要求目标;落实供养经费2204.39万元,各县(市、区)供养标准均达到了集中供养2000元、分散供养1200元。我市将农村低保标准由原来的600元提高到800元。全市新增农村低保对象9万多人,低保总数达到13.7万人。月人均补差由原来的10元提高到30元,年发放低保资金由原来的990万元增加到近5000万元。
实事四农村公路规范管理养护
平尹路、平腰路……驰骋在平原县的农村公路上,来来往往的农用车、小四轮、小轿车通行无阻,不时还遇上一辆辆载着乘客的农村客运班车驶过,看着车厢里人们甜蜜的笑容,不难想到他们正在过着幸福的生活。
去年,全市完成投资3亿多元,改造县乡公路500多公里、建设大中桥梁200多座。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养护资金来源,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农村公路改造管理养护机构,农村公路好路率达到75%以上,实现全市17000多公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规范化。
实事五“村村通自来水”甜透农民心
通自来水之前,地处苦咸水区的禹城市中街道办事处薛庙村,吃水要到五里地以外的地方拉水,村民家中大都备有两个水缸,一个是人饮用的甜水,一个是用于洗刷和牲畜饮用的苦水,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冬冻夏晒,十分不方便。去年,该村实现了户户通自来水,实行了供水规模化、运作企业化、收费公开化。如今,自来水的功能也得到了延伸,户户用上了太阳能、洗衣机,还有不少人家修建了水冲式厕所。村民魏吉成高兴地说:“俺们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不但通上了柏油路,而且通上了自来水,俺以前用于存水的两个大缸,这次可该光荣下岗了,俺们农村人真正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
去年,全市共新建农村自来水工程537处,其中联村153处,单村348处,管网延伸36处,新增自来水村庄2529个,受益人口109万人,共计投入资金25710万元。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90.2%,比2006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全市11个县(市、区)自来水普及率均达到80%以上,其中德城区、武城县、临邑县3个区县自来水普及率已达到100%,宁津县、庆云县、齐河县、乐陵市、禹城市、陵县6县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实事六城市公交让出行更便捷
家住德棉宿舍的王大妈现在可愿意出门购物了,从家到百货大楼的路程仅仅6分钟就能到了,而且,她还享受老年人半价票的待遇。如今,公交车成为很多市民出行的理想选择。
去年,我市市区内4路、28路、5路、29路更新车辆42台;1路、2路等新增车辆40台;总数达到322台,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20%,公交车万人拥有量达到6.4标台。新增公交站点90处,延长线路5条,延长11.3公里,市区站点覆盖率达到80%,公交车辆运行时间间隔缩短到7至8分钟。
实事七便民设施方便群众生活
金都花园小区的张大爷高兴地对记者说:“锦绣川景区大桥下的卫生公厕可干净了,这个厕所可是建到了俺们的心坎儿上了,以前,在景区玩,最怕上厕所了,现在可好了。”
去年,为配合全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市城管执法局增建了11处环保移动公厕,有效缓解了市民如厕难问题。德百集团发展连锁便利超市15处;扒鸡集团新建便民连锁店10处,新建共青团路美食分店1处;新建了东地便民市场,改造提升了迎宾、三八路、新华东路便民市场。目前,运河开发区一类公厕已建设完毕,城管执法局、新城办负责建设8处公厕已建成。
实事八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进学堂
近日,庆云县中丁乡中丁小学六年级学生胡兴辉高兴地说:“远程教育可好了,俺们在自己的教室里就能听到大城市里名师的讲课。我喜欢画画,以前,没有好的老师教,现在俺在网上学习画画,素描水平提高得很快。”
去年,全市共投入资金1880万元,顺利完成全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共为全市1199所农村中小学校装备计算机教室154个、卫星教学接受点651个、教学光盘播放点394个,覆盖农村中小学生32万人;制定了 《德州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德州市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使95%以上的农村中小学和98%以上的学生能够接受远程教育。
实事九公共消防安全网络保平安
去年,晶华大道新建公共消防栓47个,沿途的企业和住宅小区及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果发生火灾,消防部门就能及时取水、灭火,这一举措,送给沿途的住户们一颗“定心丸”。消火栓补建工程的完工,也标志着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一步提高了全市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
目前,共完成市区主干道65个公共消防栓的维护保养,新安装公共消防栓391个;消防站主体工程基本完成。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层层签定消防安全责任书,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着力整治重大消防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火灾事故的发生。
实事十和谐社区乐居民
“这些志愿者比自个儿的孩子还孝顺呢,事都做到俺们心里去了!”在德城区辛庄社区,“空巢老人”杨新兰老人说起自己晚年生活时满脸喜悦,“得了小病一般不用去大医院排队,没事的时候就到活动室看看书读读报,和其他老年人一起打打麻将,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生活甭提多丰富了。”老人发自肺腑的话是我市近年来社区建设成就的生动写照。
按照省社区会议要求,我市将原有180个社区进行规模调整。争取省政府社区建设扶持点50个。全市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和社区工作人员配备标准均达到省政府要求。积极探索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水平。共建立各类社区便民服务网点3200个,社区各类服务岗位安置下岗职工6000余人,80%以上的社区实现了居民生活“十不出居”。加大对社区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按照党员人数和分布情况,设立“楼宇党小组”,实现党员管理的无缝覆盖。设立社区宣传栏、公益牌400多块,组建社区巡逻队伍320支,居民治安小组1630多个。
□文/图本报记者杨光艳周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