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将梦想点石成金的传奇
——记市双十佳公仆,谷神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登龙

李登龙陪同外商参观企业。


谷神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登龙。


  省十大科技创新企业家、省粮食系统先进个人、市劳动模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市优秀企业家……这些耀眼的光环围绕着他——他创造了一个个奇迹:13年磨砺,谷神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从无到有、由小变大,企业资产总额由400万元的债务包袱发展为9.5亿元,年利税由亏损21万元发展为2000万元,且连续创下德州市及陵县若干个第一 ——德州市粮油行业中第一个全省“三十佳”企业、市粮油行业中第一个山东“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陵县第一个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第一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第一个国家质监总局认定的“放心油”产品企业……他,就是市双十佳公仆,谷神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登龙。
踏平坎坷
  1994年,李登龙担任了陵县饲料公司经理。他所面对的全部家底就是:42名职工中20名放长假回家、年度21万元的经营亏损和400万元债务,能够称得上有效资产的只有210头猪、6000只鸡。面对这个乱摊子,李登龙凭着一腔热情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他剖析了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固守僵化的经营思路,在饲养业长期疲软的情况下,投巨资建设养殖场,不仅使企业背负了沉重的包袱,且项目一上即亏,越亏越大,同时,经营缺乏规模、管理缺乏约束激励机制,导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差,路子越走越窄。找准了症结所在,李登龙把企业起步发展的坐标首先定位在跳出饲料圈子,搞活粮油流通。
  为破解资金困扰,李登龙想到了企业最大的亏损源——210头猪和6000只鸡,与其亏损不如变现!于是李登龙召集干部职工大会,把猪、鸡作价后卖给职工饲养,所得的13.5万元承载了李登龙扭亏增盈发展企业的所有梦想。
  遵循着市场发展企业的路子,饲料公司与县粮油总公司结成联营,依靠粮食部门多年来粮油经营的信誉,积极向大客户靠拢,营造销售市场。同时,实行分散收购、统一销售,贯通购销渠道,提高经营规模和创利水平。李登龙感到:像饲料公司这样身在困境的企业要迈向新台阶,除了矢志不渝的奋斗外,唯一的优势就是优质服务、守信经营。他们对卖粮的群众不压级、不压价、不压秤;对买粮的客户,严格执行合同;对联营的基层粮所坚持让利标准。这种“内筑基地、外造市场、诚信经营”的模式使公司当年扭亏为盈。李登龙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纯贸易型企业有太大的风险,必须上实业项目。”于是,面粉、碾米、面条加工、皂基加工、榨油车间,相继上马,实现了由纯贸易到贸工结合、以工为主的转变。这种方式维持了两年良性运转后,“调整产业布局,向高起点、高档次、高效益转变;调整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名牌精品转变;调整经营结构,向多业并举、多元增收转变”的经营策略在李登龙的脑海中形成了。他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满天星斗,不如一轮明月”。
  投资5000万元建成的饲料生产线、现代化的粮食储备库、大豆油脂生产线成为3个骨干产业,山东谷神饲料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成立了,利税首次超过千万元。
与时俱进
  “谷神”的成立并没有让李登龙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他用了半年时间进行了市场调研,拜访了多位教授,考察了20多家企业,在反复论证比较的基础上,他最终把企业发展的核心领域定格在大豆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上。2001年,以新建日处理200吨大豆低温粕生产线为标志,开始了他拉动产业升级的二次创业,标志着谷神集团从此告别了传统粮油加工,正式进军大豆深加工领域。
  在被谷神人称为“跨越之年”的2003年里,“山东谷神饲料集团有限公司”改制为民营的“谷神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新体制面前,李登龙向全体员工描绘了他心中的“谷神”的发展目标:按照“横向建设产业集群扩张企业规模,纵向拉伸产业链条、提高科技含量”的发展规划,推动企业向高科技企业转变、向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迈进,经过3至5年的努力,把谷神集团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大豆蛋白加工基地,使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蓝图不只是描绘。总投资4.5亿元的谷神集团工业园在2003年正式动工建设,其一期核心项目为引进日本的年产万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线、引进美国的年产万吨大豆组织蛋白生产线、引进以色列的年产万吨大豆浓缩蛋白生产线及与之配套的大豆膳食纤维生产线和大豆低聚糖生产线,这些项目均代表了当代国际、国内工艺技术与设备的最高水平,也是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催化剂”。
  “发展民族企业,倾心回报社会”,这是李登龙的座右铭,他在努力实践着、奉献着。他秉承建设“高科技谷神、强实力谷神”的发展理念,使谷神跨入国家级高新技术行列,年出口创汇1260万美元以上,产品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1200个就业岗位,年利税达2000万元。
  构建自己
  李登龙是一个勇于开拓的人,在他的创业史中处处闪耀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光辉:1997年与上海新杨饲料工业有限公司合作建厂,带活了地处偏僻农村的轧油厂,安置了91名职工;2000年与河北兴达饲料集团合作组建了德州兴达饲料有限公司,使时产20吨饲料生产线发挥出了效益;与浙江奉化市食品基地万头种猪场合作,建设了“瘦肉型优良品种种猪繁育基地”,形成了饲料、饲养一条龙;2003年与河北邯郸德源纺织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陵县德神纺织有限公司。
  一个单位有没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领导是关键。李登龙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具备学习、战略思维、组织协调、识人用人、调查研究、驾驭全局、创新管理、与时俱进八种能力,同时树好团结协调、清正廉洁、创新进取三种形象。李登龙以积极向上、团结拼搏的正气,带出了一支充满朝气、具有战斗力的员工队伍。
  2005年10月,员工马三明突患脑出血,李登龙亲自护送他去县级医院抢救,当得知病情危重后,立即转院至省立医院,在其家属不在的情况下,毅然在手术通知单上签了字,使马三明的手术得以及时进行,为抢救马三明的生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经过两次开颅术、两周多的抢救,马三明终于苏醒过来,最终完全康复,仅医疗费就花去了11万余元。醒来后的马三明从医护人员口中得知自己救治的过程后,感动得热泪盈眶,逢人便说:“是李总和谷神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病好后我要以百倍的努力好好工作,以报答救命之恩。”几年来,李登龙倡导的人才工程、创新工程和暖心工程始终鼓励和温暖着每个职工的心。
  他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支部工作的有效载体,进行了积极探索。坚持对员工进行企业发展史教育,把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把企业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念,把德才兼备、务求实效的人才理念,渗透到员工心中。凡是重大改革措施、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统统提交职代会讨论通过后实施。他还提出了“人人是人才”的理念,推行了“外引内培、但求所用”的用人战略,经常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和建言献策活动。职工住房紧张,他就为职工砌建商住楼;职工担心到老没人养,失业无收入,企业就按时足额缴养老金、失业金、工伤金、生育金,以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
  几年来,他们修建了篮球场、健身房、多功能室,购置了健身、音响娱乐等器材,每年举办球类、健身比赛,联欢会、文娱晚会等体育、文化活动,丰富职工的生活,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通过组织干部、职工到发达地区、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开阔干部员工的眼界;通过美化厂区、职工食堂等工作、生活环境,让职工舒舒心心工作、开开心心生活。
                         好公仆事迹选登⑤
  □本报记者 杨光艳 本报通讯员 李惠芳 张维恩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将梦想点石成金的传奇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专稿·理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