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市委市政府与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举行人才对接恳谈会
推进科教兴市加快“南融”进程
齐涛展涛吴德星雷建国吴翠云蔚立臻李怀喜刘焕立等出席
作者:杜华江
  本报讯 6月15日,市委、市政府与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人才对接恳谈会(高校服务地方座谈会)在德州举行,探索高等院校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制,发挥全省教育资源特别是高校人才和科技优势,推动德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恳谈会上,市委、市政府与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签订了 《人才对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标志着德州市与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实质性合作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齐涛,山东大学校长展涛,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吴德星,市领导雷建国、吴翠云、蔚立臻、李怀喜、刘焕立、李艳华、李传武、张甲太、孙成良、李希信、杨军、夏荣恩、满春重、张庆伟、韩建亭以及市政府秘书长尚泓海出席会议。
  市委书记雷建国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翠云介绍了基本市情。市委副书记刘焕立主持会议。
  雷建国在致辞中说,德州是一个发展中的美丽城市。近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当前,全市上下正按照中央、省委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奋力赶超全省平均发展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技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人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实施人才对接就是推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的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步骤,是开展南融北接工作的重要内容。
  雷建国强调,开展与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人才对接,搭建长期合作、产学研有机联合的平台,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与高校的长期合作机制,将有助于引进和培养各类优秀人才,优先引进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不断提高我市人才队伍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对接合作,一定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吴翠云详细介绍了我市的基本情况。她说,德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能源充足,资源丰富。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实际,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全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进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民营经济成为发展的主力军;特色产业迅速做大成势;工业强市战略成效明显;商贸服务业繁荣活跃;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我们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形成了高新技术、高等教育、高素质人才三者的良性互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后劲进一步增强。
  吴翠云希望,以这次恳谈会为新的起点,德州与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省内各高校的对接与合作步伐进一步加快,德州也一定能够成为全省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科研项目的研发基地、新技术新设备的实验基地和大学毕业生的实习基地,双方合作必将结出丰硕成果。
  齐涛、展涛以及山东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闫秉科在恳谈会上发言。他们说,近年来,德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环境稳定和谐。此次德州市倡议举办人才对接恳谈会,体现了德州市委、市政府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和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胆识和远见。我们将认真履行合作框架协议,支持各高校与德州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德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会上,吴翠云与齐涛分别代表德州市委、市政府和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签订了 《人才对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
  根据协议,双方人才对接战略合作将按照 “政府推动、市场引导,资源共享、全面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在人才培养、智力引进、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市属高校建设、中小学及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培训等6个领域展开合作。双方同意建立首长联席会议制度、合作事项协调推进机制、高校校长协调联谊机制、政策和投入保障机制,以保证合作顺利开展,取得更大成效。
  会前,与会人员参观了皇明科技博物馆、皇明工业园、亚太集团、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华宇职业学院和德州学院。
  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光华、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邢善萍以及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济南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的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恳谈会。(记者 杜华江)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推进科教兴市加快“南融”进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