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200910期 >> 第24版:新闻
提质培优 铸造陵城工匠摇篮
——陵城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工作纪实
作者:石秀秀本报

陵城职专学生实训



  陵城区职业中专认真学习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要求,落实《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不断进行创新改进,致力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不断输出德技双修的技术性人才,真正打造陵城区职业教育高地。
改善办学条件提升专业能力
  近年来,陵城区职业中专不断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学校新建10672.3平方米的综合楼一栋,以及男女生宿舍楼各一栋。为解决学生就餐问题,去年新建了1处1500平方米的学生餐厅。迄今为止,学校总体建筑面积已达56288平方米。
  为打破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模式,陵城区职业中专实施以行动为导向的“做学一体”教学模式,持续加大对学生实训设备的投资建设,为学生技能学习、参加技能大赛等提供最强大的硬件保障。该校现今已建成机械加工车间、3D打印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实训室、形体室、琴房等近40个实训室,专业实训设备总值达1551万元,实训工位1039个。通过理论与实训课程的双线共进模式,真正让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相融合、相渗透,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的效果。
优化专业设置提高师资水平
  坚持“传统专业做优、新兴专业做强、特色专业做精”的思路,陵城区职业中专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打造成山东省品牌建设专业,师生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该校一直致力于“扶持涉农专业”,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在德州市中职院校中的涉农专业水平最高、师资力量最强,今年学校本科上线人数大幅提升,特别是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新旧动能转化的号召,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增设新能源汽车维修、电厂集控室运行等专业。
  专业过硬,离不开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学校重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加强教师培训。为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速度,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增进新老教师间业务交流,学校自2017年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达到“教学相长,师徒共同提高”的目的。加大教学研究力度,近两年该校成功立项省级以上课题12项、市级以上课题18项、信息化大赛及教学能力大赛省级以上奖项10项,共有25人次在国家省市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立足常规管理培养双向人才
  陵城区职业中专多举措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2018年实施“半封闭式,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半军事化管理的方式,严而不僵、活而不乱,让学生提升了自理、自立、团结的能力,培养他们养成热爱劳动、健康作息、文明礼貌和良好的卫生习惯,达到了秩序规范、纪律严明、生活有序的效果,为学校建设和谐校园提供有力的保障。 ”学校校长李文杰说。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陵城区职业中专针对中职生的性格、情绪及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教学方面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优化课堂教学,创建心理咨询室,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实施针对性心理教育。疫情期间专门开设线上心理课程,针对学生们长期居家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等问题,讲授对于疫情下心理危机的应对方法,并对部分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真正做到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促进产教融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陵城区职业中专的立足之本、发展之要、力量之源。学校致力于为本地企业发展提供和储备技术人才,先后与恒丰纺织、富路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确保学生在校所学技术与企业所需技术无缝对接。“我们增加产教融合模块,让学生可以到企业实训学习,企业也可以选派技术骨干利用学校设备设施进行教学生产,形成工学交替新机制,以达到‘产教融合、产教并举、产教双赢’的效果。 ”副校长单桂峰表示。
  此外,陵城区职业中专坚持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交叉、下乡到户与入校参训结合、外地专家与本土专家互补的方式,推出诸多实用性强、深受群众欢迎的培训项目,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具有劳动能力的成员都能掌握“一技之长”,达到“教育(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精准效果。
  陵城区职业中专拓展思路,联络乡镇有关部门走出校门送教下乡。该校充分准备,精选教材,认真分析授课人群状况,联系实际,以通俗易懂的讲解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力求达到让学员听进去、愿意听,学习了解当下最新专业技术知识和信息,拓宽致富门路,从而达到以点带面共同致富的目的。
□本报记者石秀秀本报通讯员孙曼曼田露露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提质培优 铸造陵城工匠摇篮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4 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