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200910期 >> 第20版:新闻
德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让快乐教育浸润校园
作者:刘潇

文化艺术体育节现场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旖旎风光秀。德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德棉集团子弟小学。2007年,更名为德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一直以来,学校秉承“质量立校、管理强校、科研兴校、文化润校”的办学思路,从而实现“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快乐教育”的愿景。
  一张张响亮的名片,闪烁着德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别致的光辉,学校曾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德州市文明校园、德州市教书育人先进集体等称号。
提升办学条件
  德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有着60多年的办学历史,为了使老校焕发生机活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学校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具体措施包括:新增校园绿化面积,新建塑胶操场、篮球场、排球场和足球场;订阅报刊图书,全部图书实行网络管理;升级校园智能广播系统,积极服务教育教学;校园内增设多处文化墙,让师生感受文化的熏陶和滋养,充分体现校园的生态活力。
拓宽德育途径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品行端、视野宽、有能力、善合作”的活力少年为育人目标,积极实施五大行动,即:环境润德、常规养德、课程蕴德、仪式育德、活动立德,加强德育课程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德育课程体系。
  据了解,学校德育课程共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课程,低年级围绕品德与生活,高年级围绕品德与社会,开展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二是根据学校实际开发仪式课程、节日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生命教育课程、养成教育课程、感恩课程、社团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八大德育课程体系。
优化师资队伍
  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硬核实力,德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有着一支的学科结构合理、年轻有为、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教师平均年龄36岁,其中,中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高级教师32人,市级教学能手5人,省级优质课获得者12人,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精湛的业务能力,活跃在教学第一线。
  针对新进教师较多的状况,学校开展“朝阳品牌教师”评选活动,实行教师“一帮一”培养制度,指导他们制定个人发展三年规划,促使学校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同时,为培养一批境界高、能力强、业务精的骨干教师,学校成立名师工作室,选拔、培养、造就了一批政治坚定、师德高尚、学识渊博、勇于创新的优秀教师,充分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促进家校共育
  德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树立了大格局的教育观念,一直以来,学校注重家校合作,积极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进入课堂听课,参加学校的开学典礼、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并邀请教育专家到校讲座,介绍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如今,德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已站在新的起跑线上,面对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学校将不断推进高水平的素质教育,不断迈向快乐育人的新境界,努力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本报记者刘潇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让快乐教育浸润校园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0 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