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200508期 >> 第03版:柳湖
葫芦画赞
□李杰
  杰受教于扈鲁先生既久,先生奖掖后学,不遗余力,余所得尤多。往昔承蒙教泽,相从谭艺,讥评古今,虽积年睽隔,不可弭忘。来京数年,久不相见,道阻且长,为之惘然,其间常闻说先生佚事,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留心翰墨,成就甚多,余私心甚慕,惆怅无极。年初,得先生眷顾,惠赠画作及光盘,余捧读再三,喜忭无已,感佩之至,迅疾去电,恭奉问候,聆听先生教诲。然电话时短,未尽所怀,故复斗胆撰文一篇,追念旧事,并悉陈其愚,而观葫芦画作之感亦极意一倾吐耳。余不擅丹青,所言多不称意,其中多有未能应节合拍者,惟先生谅察。
  癸酉夏,余负笈求学于孔圣人故里,四年既成,即于该地谋一职,不久得识扈鲁先生,渐知先生乃一时俊彦,质厚而气和,貌恭而行逊,遇人无论亲疏贵贱,钝智愚贤,皆和而易,俭而裕,汜爱如一,遂景仰至深,惜无深交,至以为憾。辛巳春,得以与先生共事,何其幸也!相处数年,常见先生蚤夜以思,尽力而为,以诚自处,以谦处人,劳则居先,而功则居后,德行广获众誉。当是时,余意气方盛,骄矜自若,常茫然不知所从。蒙扈鲁先生不弃,言传身教,指点迷津,方不至于误入歧途。余日间为公事所累,忙而无绪,杂而无章;晚间无事,常与友人酣饮笑谑,穷极一时之乐,任年岁蹉跎而不自知,呜呼,幸得先生晓以大义,多加劝勉,催我上进,常有醍醐灌顶之言,获益良多。
  先生对杰教益尤甚者,乃为习书一事。何哉?余研习书法之途,亦实由先生勉励而致之也。余本不精于书法,偶有临池,仅求自娱。丁亥年冬,意欲投中石、守安先生门下,攻读博士学位,然心惴惴焉,恐为众人笑,以为不自量之举也,以此事问于先生,曰:甚善,有志之举,务须奋发而成也!所言振聋发聩,至今在耳。余能入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研习书法,得聆大师教诲,而今粗通文墨,学业乃成,幸依仗先生当时点拨之恩。
  天下之至难者,为学而已矣,所贵持之而恒也。千百世之中,四海之内,虽英才志士,亦难以恒是,即一人之身,先喜而后厌者,固往往异矣。人各有所嗜好,独有志奋力为学者,世间甚少矣。问其由,忧患寒饥之扰,又有名利之困,加之才力精力年长日退,求学问道进尺寸如走千里,或有稍进者而学不得其术,学焉而不能成,成矣而不能极其至,欲追古人最上之境而从之,难之又难。然扈鲁先生最为人所称道者,少年即志于学,勤学不殆,虽艰难困厄而恒是如一。忆及《扈鲁画语》编辑之时,余读先生自序,再三讽诵而不能已,且愧且感,先生求学之艰辛,令后生动容,慨叹良久。古人有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自古成大事者,莫不如此。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憾乎?幸乎?天将降大任之言,其不如是乎?
  画如其人,扈鲁先生之道德、品格、学问、文章、境界、精神,乃至历练、处事、性情、喜好,均可于其画中洞悉。余随先生多年,得睹其大作甚伙。早期画作朴实,重在立其本,中西皆有涉猎,诸法均有修行,广获而精导,熟习而湛思,用功之勤,其时师生好友多有记述。如此治画之久,必悠然于自得于其心,水到而渠成焉,未有可以速化而袭取之者。十数年之后,先生画风又有一变,本其源而达其用,随类赋彩,形神皆善,道器相备,收放自如,精粗轻重驾轻就熟,笔情墨意渐入佳境矣。非有绝人之资,勤笃之力,其孰能与于此?
  先生作画为人,令人畏且佩者,一曰笃于学,二曰善于变。文艺之道,首要之事,尚古也。入古方可出新,本立而后道生。先生于古今中外无所不窥,而终归之于葫芦画作。先生自幼家贫,生活起居莫不与葫芦相伴,对其极为挚爱。及其年长,虽久疏田园,然对葫芦亦未曾忘。后遂以葫芦为题作画,专意于此,不复旁顾,独辟蹊径,多有创获。于画事之余,旁涉葫芦收藏、鉴赏及葫芦文化研究,问墨先生兼及书道,诸艺融会贯通,相得益彰。后自号扈鲁,创立葫芦画社,编辑报纸,出版专著,承担课题,举办展览,光大葫芦文化,躬行实践,不事表曝,无意于名而画名益显,遂以独特之姿立于画坛。
  余居曲阜时,随扈鲁先生多年,于先生之葫芦画作所见尤多,虽不解精髓,窃以为得其大概矣。然己丑年夏重回故地,得与先生有握手之欢,至画室,得示新作若干,大喜且诧,变色失步,不谓先生锐进一至此也!观其画,或鸿篇巨制,或玲珑小幅,皆为神品;及其枝叶、茎干、形态、颜色、性状,自有妙处;其浓淡、枯湿、曲直、轻重、屈伸、张敛、大小、收放,变化奇诡,不可言状。若非胸中有万千物象,下笔方能生神邪?先生笔下葫芦各色不一,跃然纸上,与天地生生之气自然凑泊,其画可观,可听,可触,可读,可悬于室,可纳于心。远观而近赏,心畅而神怡,枯藤绕篱,瓜瓞连绵;西风萧瑟,鸟鸣啾啾;好风荡漾,映日摇晖;硕实静卧,枝动叶飞;雨后听钟,灵匏坐禅;翻若舞袂,抗手相招;迎之未来,揽之已去。其田园之清乐,福禄之意态,笔墨之情韵,文化之渊源,形诸三尺素纸而意接千里之外,目视所及,辞穷而力窘者,孰能达其意哉!
  迨至回京,常夙夜不解,先生之画何以精进而臻高古之境也?然未及明晓之,偶上葫芦画社网站,大惊,深叹异,又见先生画风荡然一变,笔墨形迹放逸超迈,倏忽万变,绝不可御;赤橙黄绿淋漓酣畅,泼洒纵意,有色有泽。余观其画,常以书法之理推论之,其笔法跳宕腾挪,仿佛有觉斯、二水、文长、青主意,其墨色洇晕散漫,亦仿佛有钟鼎、碑碣、砖瓦、崖石意,复叹先生用功勤勉之至哉!其画境界高古,然皆寓于平淡,有繁应之以简,有浓调之以淡,有色和以其声,有形更具其神,有雅不废其俗,可精工细作,可泼墨挥洒,可中西互用,可古今融通,自然天成,不事雕饰,无意于佳而佳。其葫芦无论大小,皆若承仙露,博极而约,淡蕴于浓,离之愈远,即之愈工;其藤蔓无论曲直,皆骨力洞达,无疆无界,无束无拘,凌乱若狂草,通畅若涓流;其颜色全无定法,皆肆意涂抹,龙之不驯,虹之无端,青黄甚佳,红蓝若何!
  画中印象尤深者,西风之淡墨飞扬,瓜瓞之重墨轻染,金风之纷拏纠结,秋日之纵横阑干,禅光之空灵通透,万象之不雕不琢,童趣之陶然天真,知音之惺惺相惜,秋思之枝蔓盘曲,飞雪之斑斑点点,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其未及尽言者,非其不工,遍检一过,均觉美善,非三两言可以尽述也。而问墨先生之书法,始知书画同源之说不妄也,逸笔草草,各体皆工,神工鬼斧,倒泄天河,恍若泰山之云,又若新镜乍开,万象毕出,笼罩百家,吾等后学者只可用心揣摩,景仰再三,更不可尽述也。
  呜呼!时值辛卯夏日,追述往旧,发吾感慨,驻笔叹息,竟不知所言。数年间,得见扈鲁先生风流之懿,锐进如斯,抑犹足幸者邪。再数年,先生之功力必大有进益,广乎邈乎,可遥想而不可企及,虽相隔千里,余将引颈南望,日夜倾耳跂足,敂之讯之也。
  (本文作者系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葫芦画赞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柳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