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90726期 >> 第03版:柳湖
“不求甚解”读书法
□向贤彪
  读书同做其他事情一样,是讲究方法和技巧的。历史名人陶渊明的读书技巧就是“不求甚解”。他在自传性短文《五柳先生传》中写道: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这“不求甚解”4个字,丝毫不是马虎、含糊之意,而是指读书不要穿凿附会,拘泥于章句之中,因小失大。此种读书态度和方法,体现了一种酷爱读书又善于读书的气质。“不求甚解”作为一种读书方法,古今中外得其益者并不少见。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结果“不求甚解”的诸葛亮在学问和成就上,都超过了“务于精熟”的三人。宋代理学家陆象山也曾说过:“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当代著名学者金克木著有《书读完了》一书,他说“书读完了”,是指对中国古典文籍。如此大的阅读量,如果每一本都熟读精读那还了得!笔者猜度,肯定也是用了“不求甚解”的读书法。由此可见,“不求甚解”的读书法,为古今不少名人所提倡,自然是有它一番道理的。
  与“不求甚解”方法相对应的是穿凿附会、拘泥于文字词句,死钻牛角尖。这后一种学习方法往往费力不小,效果却不佳。我国南北朝时,有个名叫陆澄的学者,从小好学,相当刻苦,“行坐眠食,手不释卷”。可他读了三年《易经》,背得滚瓜烂熟,却只限于字面的理解,而对书中的道理,他却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在学术造诣上无甚建树。后人在总结陆澄的读书方法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他“拘泥于章句而疏忽于会意,活脱书橱也。 ”“不求甚解”读书法有一个好处,它使读者不被作者牵着鼻子走,从而摆脱过多的微观约束,宏观地高瞻远瞩地往前走。同书本打交道,无论是打基础,搞专业,或是更新知识,都有一批须得下功夫研读的书。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坚持有计划地、高瞻远瞩地去读,许多挡路的疑义和待拓的意蕴便会在无形之中得到化解,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否则,老是被书中的一些无关宏旨的段落和字句所缠绕,最终只会影响阅读的兴趣和效果。
  当今一个“忙”字,概括了现代生活的显著特点。面对海量的书籍和信息,大体都可以“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如果对所读之书,本本都“熟读精思”,既没有那么多时间也没有那个必要。当然,对人生“垫底”的经典、自家专业书籍,该精读的还得精读,该熟记的还得熟记。否则,就会踏入“笨伯”之列,最后吃亏的是自己。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不求甚解”读书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柳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