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仁春,宁津县时集镇中心小学美术教师,1989年参加工作,获省级特级教师、市级首届教学专家团队成员、教学能手、C类人才等荣誉称号,在市级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
□本报记者曹清本报通讯员李文成
一张纸,一支笔,以及无数条不相交的平行线,是乡村美术教师杨仁春的绘画理念。 29年的画里春秋,29年的三尺讲台,他不仅用画笔创造出儿童线描画的现在,也用行动帮助农村学校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探索课改新模式
“执笔横卧,与腕、肘、肩、身相互配合,运笔会更灵活。”在宁津县时集镇中心小学的校园一角,一群学生正拿着画本写生,杨仁春在一旁细心指导,他们丝毫不受外界的打扰,仿佛和学校的风景融为一体。
作为一个农村学校,受硬件条件限制,学生在美术表现能力方面与城里孩子有较大差距。如何针对乡村特点,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是杨仁春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不断学习和改革创新,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多维”课堂教学,确立了情境导入和“六步”教学法为主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杨仁春将美术教学与实情实景巧妙整合,凭借多媒体的“多维”教学模式辅助教学,创设“美、智、趣”的学习情境和“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让他们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亲近自然排解烦恼,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也大有裨益。 ”杨仁春说。
在扎实开展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杨仁春还及时总结得失,坚持撰写教学教育论文。他撰写的教学论文《新课标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初探》获山东省教科所教研成果三等奖;连续3年参加市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荣获二等奖;在市小学美术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
结对帮扶教学相长
2016年,杨仁春当选为德州市首届教学专家团队成员,作为学校学科带头人,杨仁春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每次外出学习,回校后第一件事就是组织教职工进行业务研讨学习,把学到的前沿教育理念毫无保留地传达给教师们。
在杨仁春的建议下,学校成立了“青蓝工作室”,全校教师两两结对,以老带新搭建教研共同体。“我们每个月组织一次主题研修活动,师徒共同备课,互相听评课,手把手帮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 ”杨仁春说。集体教研时,结对教师会围绕课程进行教案设计,其他教师观课议课、互动点评。
这样真刀真枪的研讨,让教师们在倍感压力的同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时集镇中心小学成为年轻教师心仪和向往的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更加系统,更加科学,也更具内涵。
如今,思维导图研究、微作文创作研究、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英语六步教学法研究等教研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教师们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杨仁春也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继续坚守在农村教育这片热土上,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在党员学习讨论会上,杨仁春坚定地说出了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