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70113期 >> 第03版:读书
难忘儿时的春节
□杨会安
  小时候,总巴望着过春节。因为春节对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来说,既是美食节,又是狂欢节。
  一进腊月,父母就开始置办年货,多是与吃有关的,年糕、包子、麻花、甜点,还有少许肉。在那物质贫乏的年代,这都是令我们垂涎欲滴的美食。记得有一年的春节,父亲见我们的吃相着实“不堪”,就又咬牙买了一个大猪头,每天给我们用猪头肉炖白菜粉条吃,那年我们兄妹5人可真是解馋了。
  童年的春节没有春晚,没有电话,更没有网络游戏,但依然精彩。按照习俗,正月初一是大拜年的一天,在震天动地的鞭炮声中,穿戴一新的小孩子会乐得屁颠屁颠地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长辈们拜年。其实大人们是不让磕头的,只须腰一弯,小嘴一张,说几句甜蜜的祝福话,他们就会笑呵呵地从兜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两个硬币给我们当压岁钱。揣着这些叮当作响的硬币,我们就开始尽情地玩耍了。
  说起玩,那时还真有不少玩法。混在女孩堆里跳大绳、丢沙包、踢毽子、玩过家家的游戏,或用自制的弹弓去村后的小树林打麻雀。如果赶上下雪天,大家还可以一起堆雪人、打雪仗、掷雪球,玩得自是不亦乐乎。而最令我们兴奋的还是燃放鞭炮了,那噼里啪啦的声响如激扬动听的乐曲,对我们来说是刺激更是享受。
  我们男孩子的压岁钱几乎全用来买鞭炮了,然后聚在一起毫无节制地燃放,以至于每天玩得满手是炮灰,满头是纸屑,连流出的鼻涕都是灰色的。最刻骨铭心的是我们还恶作剧地用鞭炮炸飞过玻璃瓶、陶瓷碗、洗脸盆,炮轰过猪、羊、鸡、鸭等,为此没少挨大人的批评与责骂,但这并不怎么影响我们欢愉的心情。
  记得8岁那年春节,刚下过鹅毛大雪,为了不惹大人嫌,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的小明,神秘地带大家去距离村子几里地外的一条小河边玩耍。当我们浑身冒着热气地跑到小河边,发现河里结了厚厚的冰,我们就把点燃的鞭炮大把大把地扔在小河里,冰面竟纹丝不动。这下我们放心了,继小明之后,大家都毫不犹豫地下到小河里,开始在那天然的溜冰场里溜起冰来。一会单独滑行,一会几人手拉手转圈滑,摔倒了再起来,从这岸到那岸,从那岸滑到这岸,那个开心啊,真是苍白了词典里所有的形容词。
  如今,春节越来越近,近得让我有点恐慌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条件的提高,我越来越有些怕春节里那灯红酒绿、人声鼎沸的聚会,怕那你来我往中没完没了的人情世故了。同时,却愈加怀念儿时春节那甜如蜜、乐如潮的一幕幕。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难忘儿时的春节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读书】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