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援疆干部刘荣青(右二)、安俊涛(左二)与本报采访组一同采访王书文、苑秀芝夫妇
1953年文工队深入连队开展兵演兵活动时,在田间地头为战士们排演节目
1954年,王书文(左四)与文工队的战友们演出《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剧照
□本报记者赵红卫尹滨朱代军
个人简介
王书文,1930年9月生于山东宁津,1946年12月参军进入渤海军区教导旅,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西北野战军二军步兵第六师文工队男演员班副班长;西北野战军二军步兵第六师文工队副队长;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歌舞团团长兼政治指导员、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工会副主席、工会主席,期间曾兼任巴州政协委员、人大常委;1993年7月正式离休。
转战大西北,西出嘉峪关,跨越大沙漠,翻越祁连山,在解放新疆、建设新疆的征程中,他迅速成长为军队和地方领导干部;兼资文武,他以文艺为枪炮,在革命的另一个战场——部队宣传文化战线做出了不凡业绩。
他就是原渤海军区教导旅老战士、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总工会原主席王书文。
2016年11月初的乌鲁木齐已是寒气逼人。当见到我们时,老人紧握住我们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听说你们要来,我昨晚一宿没有睡着,想念家乡想念亲人,激动啊! ”阔别故土70载,老人深情的寒暄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他对家乡的热爱,对故土的眷恋,眼睛也湿润了起来。
“我是党的人,我的人生道路就是跟着共产党干革命”
在中国解放战争史上,有一支部队从祖国版图的最东端一直打到了最西端,这就是由渤海老区翻身农民组建的部队——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教导旅8000名山东子弟兵,有6000多名是德州人,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新疆的建设事业洒热血、献青春,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而王书文,就是这些山东子弟兵中的一员。
今年已经86岁高龄的王书文出生于宁津县原时集乡大曹庄。因为家庭贫穷,王书文没有进过学校的大门,从小就参加了儿童团,随后又参加了青年救国会。当解放军征兵时,他义无反顾地报名参了军。
宁津县地处冀鲁边革命根据地,这里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艰苦卓绝的抗战,塑造了人民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精神。日本投降后,宁津实行了土地改革,王书文的家里分得了4亩半地和1头牛,在他看来,从此将过上不再受压迫和剥削的好生活。
然而,1946年,3年内战爆发了。这一年冬天,解放军某部到宁津县动员热血青年参军入伍。听说参军就是去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王书文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兴高采烈地报了名。
回忆起当时与征兵干部的对话,王书文至今记得清清楚楚。“党曾经救过我家7口人的性命,参军就是为了报答党的恩情!”他斩钉截铁地说。这一年,大曹庄有130多名农民参军入伍。
王书文永远记得,1946年12月22日,也就是入伍的第二天,在新兵连连长和指导员的介绍下,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那天起,我成了党的人,我的人生道路就是永远跟着共产党干革命! ”王书文说。
1947年2月,渤海军区教导旅正式成立。随着大练兵活动的开展,摸爬滚打、投弹射击……经过各种课目的实兵演练,王书文从一名青涩的新兵成长为能打硬仗的多面手。
说到动情处,老人站了起来,仿佛又回到烽火连天的燃情岁月。王书文至今一字不漏地记着教导旅武安交接大会上,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的陈毅对他们讲的话:“自古山东出好汉,你们就是当今的山东好汉,从今天起,我把你们交给王震同志,他带领你们到西北去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解放全中国!”此后的采访中,这句话王书文铿锵有力地重复了3遍,一名老兵对党、对国家的热爱与忠诚表露无疑。
从此,渤海军区教导旅归属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改称独六旅。在王震司令员的带领下,独六旅渡黄河、跨太行,转战西北战场,围战瓦子街、猛攻王庄镇、血战永丰镇,在一系列战斗和战役中连捷连胜,被誉为“攻如猛虎、守如泰山”。
“真不愧为陈毅司令员夸奖的‘你们就是当今的山东好汉’。 ”说到这儿,老人欣慰地笑了。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其实,采访中,王书文说的最多的不是自己的功绩,更多讲述的是令他崇敬、敬仰的王震、张仲瀚等部队老领导的故事。
1948年9月,王震将军率领部队攻打国民党盘踞的陕西壶梯山。在观察地形时,一颗流弹突然打中了王震的耳朵,鲜血染红了肩膀。“快把司令员拉下来! ”在部队首长的命令下,王书文等立即冲上前,强行将正在进行军事部署的王震拉下火线,摁到担架上。
“就是躺在担架上,王司令员也是嚷着不下火线。 ”
“为什么会这样呢? ”王书文似乎在反问,然后又作了解答,“因为王震最热爱中国共产党,最听党的话,这一件事就足以证明。 ”
正是在部队首长的耳濡目染下,怀着对党的恩情,王书文逐渐成长为部队负责一方面工作的骨干。
以文艺为武器,奋战在一线,创造了革命事业辉煌
王书文的人生历程中,有一段重要经历就是文工队。从1948年11月正式调任独六旅文工队开始,他在部队文艺战线工作了十几年,从一名普通的文工队演员成长为师文工队副队长。
文工团(队)是我军文艺工作者组织,在革命斗争中,他们以文艺表演为枪炮,凝聚了力量,鼓舞了士气,作用不容小觑。“我有两支部队,一支是几十万的作战部队,一支是500人的文工团。 ”曾任空军总司令的开国上将刘亚楼这样描绘文工团在他心中的份量。
事实上,王书文在入伍后不久,就与文工队结下了不解之缘。
渤海军区教导旅成立后,旅长张仲瀚发扬我党注重宣传教育的光荣传统,在新兵旅融编初期,就筹划成立话剧团。同时,为配合大练兵宣传教育工作,各团也在组建业余的宣传队。这个时期,王书文兼任时任教导旅十六团宣传队队长张洪同志的警卫员。 1948年,独六旅文工队成立,同年12月,王书文被正式调入旅文工队。从此,他扛起文艺宣传这杆枪,编排参演了多部鼓舞士气、颂扬正义,广大战士喜闻乐见的剧目。
虽时隔近70年,对于当时演出的节目,王书文仍能如数家珍,“歌唱刘华顺、王大成归队……这些节目引起了部队的大讨论大学习活动,对稳定部队思想,坚定革命意志,促进部队大练兵活动收效很好。旅党委因此为十六团宣传队记了集体二等功。 ”
对于文工队的经历,王书文很珍惜。以至于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王书文这样评价:“文工队演员们是跟随部队经历过无数次枪林弹雨和生死考验的,他们有着一身吃苦耐劳的本领和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这是一支战斗队、宣传队、生产队。 ”
1957年3月,王书文调任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歌舞团团长兼政治指导员,正式结束了军旅生涯。可对王书文来说,他有了一个从事党的政治宣传工作的另一个舞台。丰富的部队生活体验和工作经历,让王书文收集了许多生动反映部队战士生产生活的题材,这对他后来编排各种题材文艺节目大有裨益。
在这个舞台上,王书文还创造了多个辉煌。 1959年国庆10周年,王书文应邀参加了9月30日的国庆晚宴和10月1日庆祝大会,并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台观礼。让他久久不能忘怀的是,在9月30日人民大会堂文艺晚会和10月1日中南海怀仁堂文艺晚会上,两次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战火纷飞的岁月,收获最忠实的爱情,成就一段传奇婚姻
讲述激情燃烧的岁月,王书文老人激动异常。时不时地,妻子苑秀芝总是捧上一杯热奶茶,轻轻地递到王书文手中。这一举动,是恩爱,是默契,更是几十年相濡以沫的深情。
事实上,烽火连天、九死一生的经历,两位老人的结合也具有传奇性,他们是一对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
1948年,因为革命战争形势的需要,王书文和苑秀芝同时调入二军六师文工队当演员。时任六师师长的张仲瀚指示,文工队要抓紧排演《血泪仇》《白毛女》等大型歌剧,同时还要排演几个小型独幕剧。结缘这几幕剧,王书文与苑秀芝从此心手相牵。“我在排练中结识了她,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她是党员,政治上可靠、工作积极、思想进步、心地善良、待人真挚、谦虚朴实、乐于助人,我对她产生了感情。恰逢领导让我俩同台演《夫妻识字》小剧,我们逐渐把握人物,深入剧情,找到了恩爱夫妻的感觉,我们的心也渐渐地靠近了。 ”
但碍于军队的纪律,两人谁都没有挑明。一次,部队急行军途中休息,苑秀芝悄悄把自己唯一一支心爱的钢笔送给了王书文。王书文特别兴奋,就用这支笔写下了情书。
战场上没有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但是他们的爱情却纯洁而高尚。王书文和苑秀芝每次约会,谈论的都是学习和工作的话题。
因为从小没有进过学校大门,王书文常怀有自卑感。“只要你肯下功夫,努力学习,你将成为有发展前途的好青年,愿我们共同努力。”苑秀芝这样勉励王书文。几年过去,在苑秀芝的帮助下,王书文学会了500多个生字,攻读了许多革命理论书籍。
对于两人的结合,王书文发自肺腑地说:我们的姻缘,源之于革命征途;我们的爱情,产生于演艺生涯。它经历了战火的考验,亲历了屯垦戍边的磨砺。
正是这考验,铸就了坚贞;正是这磨砺,练就了坚守。几十年了,讲起当年的爱情故事,老人仍旧幸福和甜蜜。
穿越了枪林弹雨,跨过了艰苦岁月,新中国也给了这位九死一生老战士应有的回馈。
生于革命家庭,好家风薪火相传。“一生跟党走”、“家庭和睦、爱岗敬业”,在王书文、苑秀芝夫妇的躬身示范、耳濡目染中,子女们也都遵规守纪、敬业无私、正派做人。现在,老人的4个子女均拥有自己的事业,无论从政还是从商,他们都成了负责一方的“顶梁柱”。家庭美满,和谐幸福,这是老人的心愿,也是儿女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四世同堂、含饴弄孙;积极参与老年文艺团体,奔赴基层慰问演出;两位老人的晚年生活甜美、幸福、充实、快乐。
70年乡音不改,家乡是他永恒的牵挂
从渤海之滨一路挺进西北边陲,从转战军旅文艺战线到献身地方建设事业,70多年,王书文老人与家乡的联系并不多。然而,家乡的发展、家乡人民生活却一直是老人最深的惦念。
2014年,德州党政代表团参加了巴州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当接过代表团团长,时任德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单传海赠送的《兵出渤海湾》一书时,王书文颤抖着双手,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这是家乡送来的最贵重的礼物啊!
家乡发展得什么样了?亲人们还都在吗?能够再到家乡的土地上看一看、转一转,成了王书文最大的愿望。2014年9月,老人终于重返阔别多年的故土。“接到家乡打来的电话,那几天,高兴地睡不着觉。 ”说到这儿,他潸然泪下。
在位于济南的老战士纪念广场,王书文仔细地寻找着战友们的名字。找到名字时,老人泣不成声,“亲爱的战友们,你们安息吧!党没有忘记你们,祖国没有忘记你们,家乡人民没有忘记你们! ”
从参军入伍到解放战争再到建设新疆,这一走,就是半个多世纪。再一次回到宁津县大曹庄,王书文感慨万千:“走的时候,村里还有一条大水沟,现在已经不见了。 ”“家里的楼高了,路也宽了,已经完全看不到走时的样子了。 ”“家乡的党委、政府领导得好,家乡的人民踏实肯干,家乡发展得很好。 ”
……
慨叹着家乡的变化,老人很欣慰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