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吃货”苏东坡
□徐明冬
  说起美食,文人们似乎更热衷此道,李渔就是个雅致的人,对食物自然有独到的心得,《闲情偶寄》一书里就专门有“饮馔部”。
  古语云:肉食者鄙。非鄙其食肉,鄙其不善谋也。食肉之人为什么不善谋划呢?李渔说,以肥腻之精液,结而为脂,蔽障胸臆,犹之茅塞,使之不复有窍也。
  由此看来,李渔是反对吃肉的,因此,李先生说,东坡肉的菜名,极其恶俗,东坡先生何罪啊?要割东坡的肉来填塞千古馋人的肚皮,真是太过分了。当然,这是李先生的一己之见。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和东坡先生相比,李渔吃得自然要精致多了。文人嘛,自然不会了解普通人对肉类的热爱了。
  当然,说起好吃、会吃,当以苏东坡为最,众人耳熟能详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皆出自东坡笔下。
  人们喜欢苏东坡,还在于东坡先生的食材都比较接地气,化腐朽为神奇。苏东坡《仇池笔记》载其被贬黄州时所作《煮猪头颂》:“净洗锅,浅着水,深压柴头莫教起。黄豕贱如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有时自家打一碗,自饱自知君莫管。”估计这就是东坡肉最早的原型了。
  东坡笔下的美味,大多用料简单,加工容易,粗中见细,满是情趣。这诸多美味,让东坡先生在被贬期间,获得了一种别样的乐趣,这和东坡先生的豁达、乐观不无关系。这段期间,也是东坡先生美食类研制的大爆发期,据后人统计,计有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子等共达66种,可谓收获良多。
  除了猪肉,东坡最喜欢的,还有“东坡豆腐”。豆腐作为食材,加工成美食殊为不易。黄州民间流传歌谣云:“过江名士开笑口,樊口鳊鱼武昌酒。黄州豆腐本佳味,盘中新雪巴河藕。 ”他也写有“煮豆为乳脂为酥”的诗句。
  将无聊当有聊,将每日必不可少的吃,吃出了横生趣味,吃出了世间沧桑。有好胃口,必有好心情,有好心情,就有好性格、好修养。东坡虽一贬再贬,越贬越远,也没见牢骚满腹、患得患失。如此津津乐道于吃,逆境中的乐观,用大饱口福的方式来表达,此乃东坡式的乐观。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吃货”苏东坡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 柳湖读书】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